时间:2019-02-14 点击: 次 来源:新希望六和动保中心 作者:吴海洋,武梅 - 小 + 大
3.6 肉鸭脾脏坏死综合征成为困扰肉鸭养殖的重要疫病 肉鸭脾脏坏死综合征于2006年首先在我国北京、河北、山东等地樱桃谷鸭和北京鸭发生,主要以脾脏和肝脏出血、坏死为特征,随后多个专家经过对其病原学的研究,确定为DRV感染。该病临床多发于7-10日龄的雏鸭,主要表现瘫痪、拉稀等症状。该病单纯感染死亡率不高,但是如果混合细菌感染会增加其死亡率。感染耐过的鸭表现生长发育受阻和免疫抑制,增加后期饲养难度,影响养殖成绩。通过分析某地区同期出栏的110万羽肉鸭发病情况发现,该病在该地区发病率为20%左右,与正常鸭群相比,发病鸭群的成活率低5%,料肉比高0.6,单只平均体重低0.1kg。分析2018年1-6月份发生脾脏坏死病例的检测情况发现,DRV和霉菌的检出率位于前两位。动保中心通过动物回归实验确定,单纯的DRV感染就可以造成雏鸭严重的脾脏坏死现象,确定了该病的病原。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应选择合格的鸭苗,做好育雏工作,防止雏鸭受到冷应激。该病无有效治疗措施,一旦发病,及时淘汰患病肉鸭,大群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如黄芪多糖),并投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减少死淘。 4、2018年肉鸭抗菌药物有效率分析 2018年,动保中心对山东11个肉鸭养殖公司,覆盖的养殖区域进行了抗菌药物有效率普查,本次普查共分离大肠杆菌767株,沙门氏菌295株,对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常用抗菌药物的有效率,以指导临床更合理用药。
图10 2018年肉鸭临床分离大肠杆菌抗菌药物有效率 由图10发现,对于现阶段临床使用量较大的3种药物氟苯尼考、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有效率较低,均低于20%。调查发现,有效率较高的药物主要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时环丙沙星和头孢类药物有效率也较高,养殖现场可以择机合理使用。 结合肉鸭临床分离细菌药物有效率统计,为了保证临床中抗生素合理使用,保证食品安全,动保中心建议:1、育雏开口药选择林可-大观霉素或者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恩诺沙星);2、养殖过程中可以选择庆大霉素、安普霉素进行针对性治疗;3、氟苯尼考、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有效率较低,不适合大范围使用,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4、硫酸粘菌素和新霉素依然可以推荐用于肠道疾病治疗。 四、小结 通过对2018年肉禽疾病流行的分析,我们认为2019年肉禽应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于肉鸡,呼吸道疾病仍是最大的威胁,2019年应重点关注流感的感染,做好相关的免疫工作。另外,需密切关注ILT的流行,防止该病由山西传播到山东等养殖密集区域。 2、对于肉鸭,随着耐药菌株的越来越多,细菌性疾病或将成为肉鸭因病或继发感染致死的主要原因。进入第4季度,随着气温的降低DHV的检出量急剧升高,提示我们2019年警惕DHV出现大规模爆发的风险。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