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牛羊病防治 > 文章

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一)

时间:2019-01-04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何炜 - 小 + 大

羊脑包虫病多因羊脑、脊髓等部位产生100头节多头囊尾蚴引起。多头囊尾蚴多于狼、犬等肉食性动物体内形成多节绦虫,其卵会由粪便排除,污染牧草,羊群使用牧草后,绦虫会直抵羊脊髓或脑部,使羊患病;羊为中间宿主,人或其它食肉动物误食寄生虫卵,遭受寄生后会成为最终宿主,也将引起失语、癫痫等精神症状。因此对羊脑包虫病惊醒科学防治、及时治疗,对于保证羊群健康,减低牧场经济损失有着重要意义。

1、临床症状

经过大量研究总结,羊脑包虫病羊多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共济失调等症状,根据病羊死亡现象及包虫数量,可将羊脑包虫病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①慢性羊脑包虫病:病羊体重无明显下降, 每2日发病一次,大多病羊发病2~4个月后死亡;②急性羊脑包虫病:病羊体重快速下降,且每日发病发病1~4次,每次发病持续5~15min,且病羊体温明显上升,部分重症病羊在发病后出现情绪低落情况,并脱离羊群,若不能及时予以治疗,病羊将在1个月左右后死亡。此外,虫体寄生位置不同也将表现出明显差异,如a.病羊向左侧转圈时,则表示病虫位于其左脑半球;b.当病羊出现失明症状时,其虫体则通常寄生与颞叶部位;c.若病羊发生低头前跑时,则表示虫体位于大脑额叶部位。

2、预防措施

犬、狼等食肉动物粪便为造成羊脑包虫病的根本因素。因此,在牧场羊群养殖过程中,需特别注重牧羊犬监管力度,加强牧羊犬身体健康及数量科学控制,定期对牧羊犬进行身体检查,对犬舍进行消毒、除菌处理;并对牧羊犬粪便进行科学、统一管理;同时在外畜牧羊群时,尽可能规避狼群、狐群等活动频繁区域,并加强对狼群、也野狗等科学规范管理,从根源上降低羊群患病几率。另一方面,需由当地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牛羊养殖宣传教育,提升养殖户羊脑包虫病疫情防范理念,指导养殖户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科学消毒,并制定科学牛羊病疫防范管理制度,避免羊群交叉感染情况,并降低人群感染概率。

3、治疗方式

3.1药物治疗

在羊脑包虫病感染初期,及时通过药物治疗方式予以控制干预,对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有着显著意义。在其早期药物治疗中,以5%浓度黄色素注射液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对于患病1~3d内病羊,可取该药15~40ml,予以静脉注射,经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显示,1次/d,连续注射两次,临床应用效果最为显著;此外吡喹酮也为羊脑包虫病早期治疗常见药物,但在使用该药过程中,需严格称量病羊实际体重,以此选用合理用药剂量予以治疗。通常情况下,药物用量为45~70mg/kg;若病羊症状较轻时,则选用药物剂量45mg/kg,予以静脉注射,持续治疗5d;对于病症较重病羊,则选用70mg/kg予以治疗,此时连续治疗3d。

3.2手术治疗

在羊脑包虫病手术治疗中多采用穿刺式及园锯式治疗。①穿刺手术:术前明确判断虫体包囊位置,予以消毒处理,随后在颅骨处借助医用针行穿刺治疗,穿刺深度1~4cm,直至囊液流,并将倒置羊头,促进包囊液体流出,最后包扎手术创口。②圆锯手术:为本研究所选手术方式。术前明确掌握羊脑结构,熟知脑内静脉窦位置,防止手术操作中发生误伤;修剪手术开创位置羊毛,使用碘酒对其消毒,取骨质较柔软处行2cm左右手术切口,穿透皮肤及皮下组织,此时不可损伤骨膜,并使用圆锯对骨质进行开孔,发现虫体包囊后,堵住病羊口、鼻增大颅内压,进而将虫体排挤出;随后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口,缝合切口,并对其进行创口消毒、包扎。

4、结果

本组收治病羊共162例,其中101例(62.35%)行药物治疗,61例(37.65%)行圆锯手术治疗,共治愈156只,治愈率96.30%,效果显著。

5、结论

在羊脑包虫病疫情控制中,多以预防为主,需全面提高牧区内犬类、狼群控制管理力度,加强牧区环境清洁、消毒处理,保证及早发现病症,并予以及时治疗,对于病病情后期,病症较重病羊及时选择合理手术方式予以治疗,提高病羊生存几率,降低牧场经济损失。

上一篇:一起羊消化道圆线虫病的诊治

下一篇:羊传染性脓疱病特点和治疗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