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监测流调 > 文章

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确诊

时间:2018-08-07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作者:王清华等 - 小 + 大

本次疫情是我国确诊的首例非洲猪瘟。该猪场生物安全条件较差,紧临车辆繁忙的乡间公路,场区出入口无消毒池。病死猪在当地兽医部门监督下就近掩埋处理,有相应的生猪保险理赔记录。剩余存栏生猪 336 头,临床未见异常。据了解,死亡猪多为 100 kg 的大猪。p72 基因片段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本次暴发流行的毒株为基因 II 型,与俄罗斯及东欧流行的毒株属同一分支,提示疫情可能来自俄罗斯和东欧疫情国家。为进一步确定病毒与俄罗斯和东欧流行株的差异,正在对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该起疫情的病死率虽然很高(100%),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发病高峰期 10 头左右,平常日均死亡 3 头左右。此外,同群猪临床健康,随机采集 30 头猪的抗凝血、血清样品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提示该起疫情毒株的群内传播能力或有一定局限性。
感染生猪及其产品的移动是导致疫情快速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ASFV在未经高温处理的肉品中存活能力很强,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烟熏肉、风干肉、腌肉、火腿等也是造成病毒跨区域传播的重要因素。历史上,多起跨境传播的 ASF 疫情与航空器、列车运载上述猪肉制品的处理不当、感染ASF野猪移动有关。目前,应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主动监测排查工作,特别对病死猪的检测,应重点关注屠宰场、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场等高风险场点,对已发现的确诊病例要做进一步追溯排查;加大科普宣传,发动养猪户、诊疗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主动上报可疑情况。若发生疫情,应严格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和《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置。

上一篇:非洲猪瘟分子病原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下一篇:承德市接坝地区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