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16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 作者:杨景晁 - 小 + 大
山东是全国畜牧大省,山东畜牧业在为全国畜产品供给和出口创汇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庞大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难题。据测算,山东每平方公里土地负荷522.3 个标准猪单位,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 倍以上;每公顷耕地负荷10.9 个标准猪单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当前种养结合不紧密、不匹配,造成的畜禽养殖环保问题给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压力,并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深入一线调研、多方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农牧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进农牧结合的建议和措施。 1 山东省农牧结合发展现状 1.1 奠定了初步的技术基础 1.2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模式 在硬件建设上,形成了“控制用水量,压减污水产生量;雨污分流、干湿分离;防渗、防雨、防溢流;养殖场配套建设贮粪场和污水贮存池;基本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一控两分三防两配套一基本”(12321)建设标准。 在废弃物处理利用上,形成了“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利用”的思路和理念,以及就近还田、能源化利用、商品有机肥生产、基质化利用、清洁回用、达标排放6 种处理利用技术模式; 在组织运营上,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第三方集中处理、专业化公司服务、合作互助4 种模式。 据测算,目前山东省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率达87.3%,规模养殖场(户)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1.5%,种养结合比例达到30%。 1.3 形成了配套的产业体系 在源头减排、农牧结合、粮改饲等工作的推进中,配套产业体系也得到了快速发各地畜牧部门和广大从业者根据生猪、奶牛、家禽等不同畜种的特点和实际养殖经验,探索出了一些具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据测算,目前山东省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率达87.3%,规模养殖场(户)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1.5%,种养结合比例达到30%。 1.4 凝聚了循环发展的共识 2 问题和困难 2.1 种植养殖脱节严重 山东省养殖生产布局呈区域性集中,配套土地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在种植业上,由于化肥增产的比较优势、耕地碎片化、农村劳动力缺乏等原因,加之有机农产品市场培育滞后、有机产业尚未建立起来,缺乏有机肥使用的市场环境,使养殖与种植无法有效衔接、种养主体分离。 一方面,畜禽粪污不能充分利用或未经处理排放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板结、退化和地力下降等现象,据有关数据显示,山东省土壤有机质约为1%~1.4%,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充足的畜禽粪肥资源与较低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地力现状形成了较大反差,据了解,山东省真正实现种养结合的比例不过30%,因此真正实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2.2 技术体系尚不完备 整体看,目前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生产与装备技术支撑体系仍然较为薄弱,在源头减排、清洁生产、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研究、推广和服务的力量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2.3 新旧问题交织叠加 一是饲养规模、生产布局与消纳土地不配套。 二是畜禽养殖废弃物肥料化开发、推广应用滞后,配套技术体系不完善,政策引导和扶持弱,不利于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三是在生产模式上,粗放型养殖模式占比较高,种养结合、标准化养殖比重有待提高,养殖场配备粪便储存、处理设施的很少,科学的养分管理计划尚未建立。 四是在产品价格结构上,目前活畜禽市场定价普遍没有将养殖废弃物处理的环卫成本纳入在价格体系中,养殖环节利润较低,缺乏足够的资金开展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 2.4 政策支撑仍需强化 虽然近几年各级政府重视农牧结合、循环产业发展,但各级财政投入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上的较少,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比如,养猪场污水产量较大,其有机质含量高、COD 高,处理过程繁琐,处理成本高,一般猪场难以独立承担污水处理成本。 |
上一篇:中国畜牧养殖业的现在与未来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