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监测流调 > 文章

甘肃省定西市牛主要疫病调查分析

时间:2018-03-26    点击: 次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姚菊霞,刘芳农 - 小 + 大

      3.1.4 实验室检测 对口蹄疫、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弓形虫病、包虫病和牛结核病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共检测血清 31 210 份、对牛包虫病进行病源的检测,共检测牛肝肺组织 700 份。结果显示,未检出口蹄疫血清学阳性;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弓形虫病和包虫病的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 0.05%、9.80%、2.60%、0.96%,包虫病病原学抗体阳性率为 7.2%;对 5 805 头奶牛进行结核病血清学检测,未检出阳性。各县区牛主要疫病实验室检测结果见表 3。

4 讨论

调查发现,引起本地牛普通病的主要因素是饲养管理,引起传染病的主要是牲畜引进,而引起寄生虫病的主要是食入被幼虫污染的饲草。有研究认为影响牛主要疾病的因素:一是养殖场规划建设不合理,动物防疫条件差,消毒不严,养殖环境简陋,粪便及病尸无害化处理设施缺乏。二是饲养管理粗放,养殖技术落后,如饲草料加工、调制不到位,质量较差,存放不当发生霉变,随意调配日粮等,导致出现胃肠道疾病、中毒和应激现象。三是牲畜交易、贩运、流通等环节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因引进染疫畜而使本地牲畜发生疫情。

5 结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危害定西市牛健康养殖的主要疾病有瘤胃积食、前胃迟缓、瘤胃臌气等普通病,流行性感冒、牛支原体肺炎和牛出血性败血症等传染病,牛螨病、牛肠胃线虫病、牛肝片吸虫病等寄生虫病,且以散发为主;饲养管理不当、牲畜引进和饲草污染是导致本地牛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降低定西市牛主要疫病的发生风险,促进本地牛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建议采取“分区域、分策略、抓重点、强体系”的综合防治措施。

“分区域”:根据牛疾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区域,将全市分为两个防控区域:北三县(通渭、陇西、临洮)和安定区牛的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发病较少;南三县(渭源、漳县、岷县)牛养殖的集约化程度较低,以放牧为主,牛的病种较多,发病数和死亡数均较高。

“分策略”:大部分普通病主要是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如饲草料加工、调制不到位,质量较差,存放不当发生霉变,随意调配日粮等,导致出现胃肠道疾病、中毒和应激现象。规模养殖中,普通病的危害远大于疫病,给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由此可见加强饲养管理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寄生虫病多发生在气候湿润、多阴雨、鼠犬较多的放牧地区,因此做好定期驱虫十分必要。本地区的传染病主要是由牲畜交易和调运环节的监管不严引起的;还有就是与外州市接壤处的牲畜自由流动;再者养殖场规划建设不合理、动物防疫条件差、消毒不严、养殖环境简陋、粪便及病尸无害化处理设施缺乏等,为疫病传播提供了机会。虽然本地区牛疫病发病率不高,但潜在的发生风险较大,因此防控工作不容松懈,应积极做好疫苗预防和疫病监测工作。

“抓重点”:牛疾病的防控应以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包虫病、胃肠道线虫病和肝片吸虫病为重点,同时做好流行性感冒、牛支原体肺炎等其他疾病的防制。在规模养殖中,要重视普通病的预防和治疗,减少给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强体系”:定西市牛养殖业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落后,量小、点多,散养户仍占相当大比重,且存在养殖者疫病防控意识不强、能力不够等问题,所以必须建立与定西市养殖业相适应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防疫队伍建设,强化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建立防控人员网络管理模式,细化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三是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强化流行病学调查和兽医实验室检测在动物疫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四是重点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监管,形成动态管理机制。

上一篇:宁夏地区奶牛副结核病的血清学调查

下一篇:实验室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的原因分析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