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6 点击: 次 来源:兽医导刊 作者:李相钊等 - 小 + 大
总共涉及了8个养殖阶段,分别是种公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产房母猪、空怀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共平行检测了gB抗体与gE抗体,从这个8个阶段看,gB抗体合格率变化较小,基本在89.23%~95.9%范围波动;而gE野毒带毒率则差别较大,检出率最大为后备母猪,检出率为9.60%;其次是种公猪,检出率为12.82%;检出率最高的为产房母猪48.60%。保育猪gE野毒带毒率比较低,推测应该是通过母源抗体获得的野毒抗体在逐渐消减的结果。种公猪、后备母猪均出现了野毒感染,势必会造成伪狂犬感染的扩大,因为种猪群不能够完全净化,这是目前伪狂犬防控最大难题所在。通过8个生产阶段分析gB抗体与gE抗体关系看,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而且因为伪狂犬野毒的感染,使gB已经不能够完全代表疫苗抗体了,致使gB抗体的检测丧失了临床指导意义。 三、讨论 2011年以来,伪狂犬在全国出现了大流行,这需要我们反思的是,为什么在2010年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为什么几乎一夜之间全国遍地伪狂犬野毒转阳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伪狂犬变异所致吗?中国似乎成为了疾病的温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所有的养猪相关人士,几乎人人都是兽医专家,似乎大家把会诊断、会防控成为入行的敲门砖了。是不是我们的行业人才培养理念有偏差还是我们养猪业发展水平不够所致?或许这些原因都有吧!总之,目前我们亟需转变疾病防控理念,强化群体的概念,从过度关注病弱体,过渡到提升大群健康度为目标。必须把养猪产业工业化、标准化,就是要用最低的成本,出品最优的产品,一切为降低养猪成本而去想方法。 四、防控建议 鉴于PRV 已经出现变异和毒力返强情况,现有的疫苗对野毒的交叉保护力下降。猪群需要采取强化免疫,提高中和抗体水平,避免出现免疫空白期,从而减少感染风险。现阶段猪场防控伪狂犬基本采取的是高强度免疫法:母猪普免4次/年,肥猪1日龄喷鼻,35~50日龄肌注,70~110日龄肌注的方案。但伪狂犬防控的终极目标还是走净化的道路,在美国、丹麦、荷兰等养猪发达国家,依靠基因缺失苗和与之相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在家猪群中已经完成PRV 净化,并禁止使用PRV 活疫苗。参照欧美成功经验:通过免疫降低猪场野毒带毒率,一般当野毒带毒率低于2%即可实施全国净化思路,这时,猪场禁止使用活疫苗,检出阳性猪只淘汰,连续24个月临床监测,无临床案例,抽检为伪狂犬野毒阴性,则完成净化。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