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料样品的采集是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怎样采集动物病料、采集时机、样品的处理和保存、运送是否合适等,都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对动物疫病的诊断、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免疫监测等影响极大。 一、采集前的准备 采集用的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30分钟,使用前用酒精擦拭、火焰消毒。装载的器皿经103kPa高压30分钟或160℃干烤2小时;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做好采样计划,如要采集足够的数量及采集的部位、种类等;还要准备采集后的用具等消毒、清洗用的消毒液及容器等用品。 二、常见的不同动物样品采集方法 1、血液 ①部位:牛、羊常用颈静脉采血,猪用耳静脉(较大的猪)或前腔静脉采血,(较小的猪)采血,禽用翅静脉采血,兔从耳静脉或颈静脉采血。 ②操作:动物采血时,采血部位先将毛清洗干净,用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牛、羊、猪、兔采血一般用一次性采血器或注射器,吸出后放试管内或直接用针头(一般用三棱针)穿刺静脉后,将血液滴到直径为3~4mm(可用人用的一次性输液管)塑料管内(长度一般为5cm),将口封好,竖立存放。 ③保存:如用全血样品,样品中加抗凝剂(在采血前直接加入),并充分摇匀;如用血清样品,则血液不加抗凝剂,在室温下(不能曝晒)静置,待血清析出,经离心机离心分离出血清(与血凝块分开放置),若要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冰箱冷冻层保存(保存时间视冰箱的温度),但不可反复冻融。 2、组织 ①内脏:采集动物的内脏组织,如已死亡的动物应尽快采集,夏天应不超过2小时,冬天不超过6小时(还要视具体温度)。采集的动物病料必须新鲜,尽可能减少污染。用于微生物学检验的内脏组织块不必太大,有1~2cm见方即可(如有少量污染或不能保证无污染,组织块取大些,切割后用),存放在消毒过的容器内;若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则要采集病灶及临近正常组织,并存放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如作冷冻切片用,应将组织块放在冷藏容器中(如作冷冻切片用,应将组织块放在冷藏容器中,并尽快送实验室检验)。 ②尿液:在动物排尿时,用一次性塑料杯接取。 ③呼吸道:用灭菌的棉拭子采集鼻腔、咽喉内的分泌物,蘸后立即放入特定的保存液中(如灭菌肉汤、磷酸相加缓冲液、Hanks液等)每支拭子需保存液5mL。 ④皮肤:直接采集病变部位,如病变部位的水泡液、水泡皮等。 ⑤肠内容物:选病变明显肠道的内容物,用吸管扎穿从中吸取内容物,放入30%甘油盐水缓冲液保存送检,或将一段有内容物的肠管两端扎紧,剪下送检。 三、送检样品应作的记录 送检样品记录至少要有一份备案,一份随样品送往化验室。内容至少要有一份备案,一份随样品送往化验室。内容至少包括: ①动物饲养场的场名、地址、场主姓名、联络方式,送检人的姓名及联络方式; ②送检样品的名称及数量; ③要求做何种试验; ④送检日期; ⑤免疫情况; ⑥目前饲养的数量情况及首发病例和继发病例的日期,出现的临床症状、发病数、死亡数、治疗史等(如有病时)。 四、送样 采集的样品最好能在24小时内专人送达实验室(夏天需4℃左右冷藏),如在不影响检测的情况下,又不能在24小时内送检,可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送检。送检过程中要防止倾倒、破碎,避免样品泄露,要注意有的样品不能剧烈震荡,要注意缓冲放置,所有样品都要贴上能标示采样动物的详细标签。 五、采样中常见的问题 1、采血后血清不见析出。我们曾经将采下的血液马上离心,未有血清析出。操作中应将采下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视当时的气温,一般2个小时),再进行离心就可以分离出血清。此外,气温太低(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未等血清析出,血液已整体凝成块状,也可能不能分离出血清,这时需要适当加温(但不能太高)或保温。 2、送检的血清有溶血现象。消毒采血部位时,酒精未干,即行采血,有可能混进酒精引起溶血;血清未离前,携带血液经坐摩托车、拖拉机等剧烈震荡,使血细胞破裂引起溶血;血液存放的容器(如试管)不洁。 3、禽类采血中血液难以流以流入塑料管。采血中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将塑料管的一头先封死后再进行接血,由于塑料管内的空气压力,血液不能进入。操作中应将塑料管两端敞开,待血液进入后再进行封口。 4、送检的血清变质。有的离化验室较远,不能及时送检,将分离出的血清长时间存放冰箱的冷藏层,造成变质。分离出的血清,若不能马上送检,应将血清保存在冰箱的冷冻层,放置时间较长,不易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