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动态 > 规范标准 > 文章

洪涝灾害动物疫病防控要点

时间:2017-07-13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六)猪丹毒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1.流行特点

      猪丹毒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猪丹毒杆菌主要存在于带菌猪的扁桃体、胆囊、回盲瓣的腺体处和骨髓里。病猪及带菌猪从粪尿中排出猪丹毒杆菌,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和场舍等,经消化道传染给易感猪。该病也可通过损伤皮肤及蚊、蝇等吸血昆虫传播。

      2.临床症状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败血型猪丹毒常见体温升高达42~43 ℃,稽留不退,虚弱,不食,有时呕吐。粪便干硬呈粟状,附有黏液,小猪后期可能下痢。严重的呼吸增快,黏膜发绀,部分病猪耳、颈、背等部皮肤潮红、发紫。病程短促的可突然死亡,病死率80%左右。慢性猪丹毒病常见皮肤坏死常发生于背、肩、耳、蹄和尾,局部皮肤肿胀、隆起、黑色、干硬,似皮革。经2~3 个月坏死皮肤脱落,遗留一片无毛的疤痕。慢性关节炎表现四肢关节肿胀,腕关节较为常见,病腿僵硬、疼痛,跛行或卧地不起。呼吸急促,通常心脏麻痹突然倒地死亡。

      3.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猪舍用具保持清洁,定期用消毒药消毒。每年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目前用于防治本病的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两大类。乳猪的免疫因可能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应于断乳后进行;如在哺乳期已进行免疫,则应在断乳后再进行一次免疫,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做好猪舍灭蚊蝇、灭蚤虱工作。

      检测出猪丹毒后,应立即将病猪隔离,及早治疗。猪圈、运动场、饲槽及用具等要认真消毒。粪便和垫草最好烧毁或堆积发酵进行生物热处理。发生猪丹毒疫情后,应立即对全群猪测温,病猪隔离治疗,死猪深埋或烧毁。与病猪同群的未发病猪,用青霉素进行药物预防,待疫情扑灭和停药后,进行1次大消毒。

      将发病猪群隔离处置后,正常猪注射猪丹毒疫苗,巩固防疫效果。对慢性病猪及早淘汰,以减少经济损失,防止带菌传播。

      (七)乙型脑炎

      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蚊虫为传播媒介,猪以流产、死胎和睾丸炎为特征。农业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其列为乙类人间传染病。

      1.流行特点

      我国是乙脑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80%以上。目前为止我国除新疆、青海、西藏无乙脑病例报道外,其它省市均有乙脑病例发生。乙型脑炎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7~9月份蚊虫孳生繁殖和活动季节。除热带地区一年四季散在发生外,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有严格的季节性,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7、8、9月份,约占全年发病数的80~90%。我国华中地区流行高峰在7~8月份,华南提早一个月,华北推迟一个月。猪群中的流行特征为感染率高,发病率低,一般为隐性感染,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一般来说,猪的自然感染高峰比人乙脑流行高峰早3-4周。

      猪乙脑的主要传染源为带毒动物,其中猪和马是最重要的动物宿主和传染源。马是病毒的天然宿主,猪是病毒的增殖宿主和传染源,病毒通过蚊→猪→蚊循环,使乙脑病毒不断扩散。鸟类也是本病毒的重要储存宿主。鸟类感染后能产生较高滴度的病毒血症。在日本从多种鸟类血液中查到乙脑病毒的抗体,且从苍鹭的雏鸟中分离出乙脑病毒。除猪和鸟类之外,牛、羊、蝙蝠等其他动物均可感染乙型脑炎病毒而成为本病毒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

      主要通过蚊虫(库蚊、伊蚊、按蚊等)叮咬传播,其中最主要的是三带喙库蚊。越冬蚊虫可以隔年传播病毒,病毒还可能经蚊虫卵传递至下一代。病毒的传播循环是在越冬动物及易感动物间通过蚊虫叮咬反复进行的。猪还可经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马属动物、猪、牛、羊、鸡和野鸟都可感染。马最易感,猪不分品种和性别均易感染,其中幼畜易感性最高。人亦易感,主要是通过蚊虫(三带喙库蚊)等媒介昆虫叮咬感染。一般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约占病人总数的80%以上,成人大多为隐性感染。

      2.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一般为3~4天。患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抑郁,嗜睡,食欲下降。体温升高至40~41℃,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结膜潮红。妊娠母猪患病时,常突然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期,流产时乳房肿胀,流出乳汁,常见胎衣停滞,自阴道流出红褐色或灰褐色粘液。仔猪生后几天内发生痉挛症状而死亡,或成为僵猪。公猪症状不明显,可发生睾丸炎。

      患病马初期体温升高,少动,食欲下降。严重者站立不稳,四肢呈游泳状。有的马兴奋狂躁。一般表现为抑郁、兴奋和麻痹症状先后或交替出现。

上一篇: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下一篇: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