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监测结果处理 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种鸡群加强免疫一次,3-4周后重新采血检测,按照鸡场制定的淘汰计划,淘汰加强免疫后抗体不合格的种鸡群。 对病死鸡进行病原学监测,对病原学监测阳性和发现的禽流感或新城疫临床疑似病例,报告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采集病料送省级疫控机构诊断,如确诊发生禽流感或新城疫,养殖场应配合兽医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5)控制效果评价 当种鸡群历经两次及两次以上普检和隔离淘汰,种鸡群抽检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其中HI平均滴度≥27,群体HI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连续两年未发现禽流感、新城疫病原学阳性且未出现禽流感、新城疫临床病例,即认为达到禽流感、新城疫的免疫无疫状态,可按照程序申请净化评估认证。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探索哨兵动物监测预警机制,禽舍可设置非免疫育成鸡,跟踪观察,定期监测。 3.检测方法 (1)禽流感 1)血清学检测 执行标准:GB/T 18936-2003。 方法:血凝抑制试验(HI)。 2)病原学检测 执行标准:(GB/T19438.2-2004、GB/T19440-2004)以及农业部行业标准(NY/T772-2004)。 方法:采用病毒分离或禽流感病毒RT-PCR试验对于所有亚型的AIV进行检测。必要时对病毒进行分型鉴定。 (2)新城疫 1)血清学检测 执行标准:GB/T 16550-2008。 方法:血凝抑制试验(HI)。 2)病原学检测 执行标准:GB/T 16550-2008。 方法:采用病毒分离或新城疫病毒荧光RT-PCR试验检测。通过基因测序区分野毒和疫苗毒。 (二)禽白血病 1.本底调查阶段 (1)调查目的 了解本场禽白血病的感染情况,了解鸡群健康状态和疫病带毒情况,评估净化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制定适合于本场实际情况的净化方案。 (2)调查内容 全面考察鸡场实际情况,包括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管理水平、防疫管理水平及兽医技术力量等,观察鸡群健康状况,了解本场及引种来源种鸡场的白血病流行历史和现状,引种来源种鸡场对白血病定期检测的资料。同时通过对种鸡场的鸡群按照一定比例采样检测,掌握禽白血病带毒情况。 2.监测净化阶段 本阶段,种鸡场应根据本底调查结果和禽白血病特点,采取以监测、分群、淘汰、强化管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将禽白血病的感染控制在最低水平甚至无疫状态,逐步清除带毒鸡,实现种群净化,达到净化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