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转型,从一家饲料生产为主的企业,向养鸡养猪的规模化企业转变,通过中央大厨房系统向具有美食端转化能力的企业转变。以前没人做过,我们也没有做过,因此这一过程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制定政策?怎么帮助、怎么教育农民?如何提升服务意识?以前生产好饲料就行了。而现在不但要生产饲料,更要做好服务。这样的转型是任务艰巨,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过程也必定是痛苦的。 看准方向善于“快半步” 中国证券报: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很多企业在这一过程并不顺利。借助“互联网+”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刘永好:首先要学会年轻人的思维、市场思维、老百姓的思维。在满足年轻人的需要、市场需要、老百姓的需要方面,互联网企业做得更好,他们的服务意识更强。如何让用户、客户更好地了解产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这是传统企业转型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方面。同时,市场格局迅速变化,很多年轻人都用手机在网上买。面对这种新格局,必须利用互联网变革自己,否则可能会被淘汰。 其次,要用善于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喜好及需求,有利于更好地提供服务。因此,大数据服务体系必须跟上。我们正在组建农业和食品方面的大数据服务体系,新网银行的大数据体系做得不错。同时,搭建了集团的大数据体系,包括农业大数据、生产大数据、销售大数据、市场大数据、管理大数据、金融大数据等。大数据要与生产能力进行匹配,这是我们要走的方向。 要更多了解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我们提出的管理者年轻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方面原因。更多地与年轻人结合,利用年轻人的激情和活力,转型方面能做得更好。对于不少大型传统企业而言,转型是痛苦的,但不转会更被动。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转型走在了前列。 中国证券报:新希望通过积极转型,走在了时代前列。你如何看待自己目前的状态? 刘永好:新希望不断转型升级,大家觉得与我的“年轻”状态有关。我常对自己说“快半步,略有超前”,这是多年磨练出来的。 1982年创业时,下海的人很少,这就比时代快了半步。养殖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我们开始生产饲料。当时全国经济形势大好,我们率先提出走出四川,到1995年已经整合了30多家饲料企业,形成了全国化、集团化的格局。当时还是粮食价格双轨制。双轨制取消后,我们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当时,很多没有及时市场化转型的企业几乎都倒闭了。而我们整合的这30多家企业,现在还活得很好。这又是“快半步”。 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布局已经快20年,这也是“快半步”的表现。眼下正在进行的转型,也是“快半步”。通过这些年不断地“快半步”,我们取得了“略有超前”的成就。若干个“快半步”结合起来,就可能快了好几步。在经济不断转型、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我们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中国证券报:在金融领域的“快半步”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1996年,与众多股东一起发起成立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2016年,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也已开业。金融领域两次“快半步”探索,是出于什么原因? 刘永好:1994年,我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当时,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是民营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曾尝试帮民营企业争取一些信贷支持,但特别难。于是,我在全国工商联主席会议上提出,全国工商联能否支持组建一家民营银行呢,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全国工商联的支持下,民生银行于1996年1月成立。 民生银行的成立推动了金融业改革,也证明民营企业能够办好银行。近年来,银监会已经批准十几家民营银行的筹建。去年年底,我们的新网银行也开业了。新网银行是纯线上的银行,没有分支机构、交易柜台、现金存取,业务都通过线上进行,风险管控则依靠大数据和后台。 民生银行成为中国金融务改革的先头兵,包括率先引进国际投资人、股份制改革、在A股和港股上市、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并成长为资产规模近6万亿元的大型银行。目前,不少大型银行正借助互联网进行业务转型,而新网银行的成立又走在了时代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