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兽用中化药在国内外兽药供给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销售额为306亿元,占我国兽药销售额约75%,占全球兽药销售额约17%。兽用中化药作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投入品,关系到动物源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安全。随着兽用中化药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和产能的不断扩大,产业内部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 兽用中化药产业供给侧现状及问题 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1734家兽用中化药企业。从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看,供给较为充足。据统计和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底,共有从业人员约14万人,资产总额约1188亿元,总体负债率约为35%,属正常可控区间,去杠杆的压力小。总体产销率超过90%,去库存的压力不大。但是,由于企业众多、集中度不够、产能过剩、创新不足等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行业总体资产利润率偏低,仅为5.86%。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能供给过剩,与市场需求矛盾日益加剧。近10年来,我国兽用中化药企业数量迅速增长,新建兽药GMP企业年平均增加100余家,且现有企业还在不断增加生产线,整体产能利用率在30%左右,有的剂型如消毒剂的产能利用率不到18%,产能严重过剩。从需求侧来看,我国国内兽药总需求趋于稳定,内需增长的空间有限,并且由于政府出台减少抗生素使用计划和相关政策,未来市场的数量需求将会相对减少。在出口方面,近年来虽有所增长,但增长缓慢,且以原料药出口为主。 供给结构失调,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兽用化药产值比例过大,约占中化药总额86%,中药产值偏低,只占14%左右,这与我国中药的传统优势以及减少抗生素使用的整体战略不相适应;牛、羊、宠物、水产、蜂蚕等专用药少,与我国畜牧业结构调整方向不匹配,也给动物疫病防控和残留监控带来诸多隐患。 单品供给规模小,低水平重复生产。截至2016年底,我国兽用中化药生产文号超过10万个,平均每个企业有60多个文号,化药制剂文号的使用率为63%,大量文号长期闲置。企业盲目追求批准文号的数量,拥有200个以上文号的企业多达50余家,有的企业超过400个文号。兽用中化药平均每个文号的产值很低,中药每个文号年销售额约为11万元,抗微生物药产品每个文号年销售额约为56万元。产品文号多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 创新供给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动力。1987年~2015年,全国共核发兽用一类中化药新兽药证书11个,其中化药7个,中兽药4个,新兽药证书多以仿制药和剂型变化为主。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总体投入(含受让成果支出)占销售额约7%,除较大规模企业外,多数中小微企业没有研发人员,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局面尚未形成。 兽用中化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成因 缺少产业政策指导,导致供给结构失调。改革开放之后,兽用中化药产业市场化进程和速度远快于涉农的种子、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产业。投资者在剩余价值规律的驱使下,将兽药作为技术性商品进行生产投入,并且在较短时间内供给总量超过需求。政府在很长时间内忽视了兽用中化药产业的功能和特点,没有将其具有公共卫生安全的公共物品属性给予足够重视,缺少产业政策对其进行规划和引导。同时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产业内部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自我调节,最终导致供给结构失调。 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导致低水平无序竞争。客观上讲,我国兽药行业在市场准入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5年之后,政府全面强制推行兽药GMP,对生产主体实施准入制度,一些不符合生产技术规范的产能被淘汰,现有企业硬件设施和人员素质等得到了全面提高。但由于生产技术规范更新不及时,生产主体整体技术能力和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另外,在生产客体准入方面,即生产文号许可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申报文号的技术门槛低,导致企业不考虑是否生产而盲目申报,一方面加重了政府检验、审核及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低水平无序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