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血、尿和乳中酮体含量的相互关系:经对25头母牛血酮和乳酮,13头母牛血酮和尿酮、乳酮和尿酮测定。 (1)酮间相关性:表2显示,健康母牛血液和乳汁中酮体间的相互关系数为0.86075,具有较高的可靠程度( p<0.01,此结果与Sohultz(1959)报道一致。他们认为,血酮与乳酮含量间有着密切关系。本试验证明乳酮和血酮间居于较高的相关性,即血酮可影响乳酮,血酮低、乳酮低;血酮高、乳酮也高。因此,在奶牛营养代谢的防制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奶中酮体含量来早期诊断酮病。 (2)相关性;血液中的酮体可通过尿液排除,即尿酮来源于血酮。表(2)显示,健康母牛血酮和尿酮含量间相关系数为.8579,具有较高的可靠程度(<0.01),说明血酮可影响尿酮。血酮含量增加,必将引起尿酮含量升高。因此,长期以来,尿酮试验一直用于临床酮病的诊断。 Knodt(1942)指出,尿酮含量高于血酮。本试验中健康母牛血、尿酮体间差异不大,而在已患病的母牛中,尿酮含量明显高于血酮,与其报道一致。 (3)尿酮、乳酮含量间相关性:表(2)显示,健康母牛尿酮和乳酮含量间相关系数为0.3881,可靠程度较差(p<0.05),说明尿和乳汁酮体间相关性差。其原因乳是乳腺的分泌物,尿液是机体代谢产物,而血液中酮体进入乳腺,或通过肾脏进入尿中,不是简单的渗透作用,同时与饲料性状、奶产量、饮水量、尿量、乳汗和尿液和理化性质,乳腺和肾脏的功能等因素有关。 二、酮病母牛血、尿、乳中酮体含量变化规律 经对9例临床酮病母牛血、尿、乳中酮体含量测定,并与健康母牛比较。 (1)血、尿、乳中酮体含量的变化:奶牛典型酮病发生在泌乳初期阶段,其主要原因是产后食欲减少和乳腺对葡萄糖需要量增加。由于葡萄糖供应和需要之间失去平衡,血糖减少,胰岛素分泌不足,脂肪动员增加,则导致肝生酮增加(David 1982)[5]。因此认为,产后能量负平衡与血糖、血酮和乳酮呈明显相关(Andersson1984)[3]。 酮病牛血、尿、乳总酮体含量分别为18.5毫克%、28.5毫克%和27.5毫克,与健康牛相比,血酮含量增高3倍、尿酮含量增加4倍,乳酮增加2倍,其中以尿酮增加最多。 (2)血中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的变化:表(2)显示,酮病牛血中丙酮+乙酰乙酸比健牛增加4倍,β-羟丁酸增加2倍,说明病牛血中血酮体的增加主要是丙酮和乙酰乙酸的增加。 (3)乳中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的变化:表(3)显示,酮病母牛血中丙酮+乙酰乙酸增加5.8毫克%,β-羟丁酸增加6.1毫克%,相应,乳中分别增加7.1毫克%和5毫克%。充分说明,乳中丙酮和乙酰乙酸随着血中含量升高而增加,β-羟丁酸增加不明显,此与Sohultz报道一致。认为,乳腺能利用β-羟丁酸但不能利用乙酰乙酸和丙酮。病牛乳中β-羟丁酸的含量不随血中含量升高而增加,说明酮病牛乳腺利用β-羟丁酸的能力和健康牛没有差异。 (4)尿中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的变化:表(3)显示,病牛尿液中丙酮+乙酰乙酸分别比健牛尿液(1.7毫克/114.4毫克)和血液(2.0毫克/14.4毫克)增加约7倍;而β-羟丁酸比健牛尿液(4.8毫克/14.4毫克)和血液(5.1毫克/14.4毫克)增加约3倍,说明尿中丙酮和乙酰乙酸比β-羟丁酸增加的多。 三、血、尿、乳中酮体反应与酮体含量的关系 亚硝基铁氰化钠与乙酰乙酸和丙酮反应呈紫色,酮粉法即由此原理而制定。为证实酮体试剂的实用性,用产后15天内的14头牛,进行了血、尿、乳中酮体反应与酮体含量测定。 血、尿、乳中酮体反应与酮体含量。 (1)酮体“-”、“~”、“±”反应,乳汁占78.6%,血液占63.8%,乳汁 >血液;“升”反应,血液占21.0%,乳汁为0,血液>乳汁。(2)当血总酮体为19.7毫克%,丙酮+乙酰乙酸8.9毫克%,血酮呈强阳性反应时,乳酮才出现较弱的阳性反应。上述两点说明,乳酮反应敏感性较差,除了受本身丙酮+乙酰乙酸的含量影响外,是否还可能受乳汁的理化性质如酸碱度、脂肪、蛋白质等因素的影响,尚待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