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广泛被用于养猪生产中,很多兽药企业和兽医对其疗效乐此不彼,自从1961年泰乐菌素研发成功,历经半个世纪以来,依然大量使用,而后不断研发成功的替米考星、泰万菌素等畜禽专用抗生素颇受养猪场青睐,在此,小编收集大量资料及临床中的使用效果感受分享给大家,为达到小伙伴对本类药物进一步了解的目的,灵活用药,解决猪场一线问题,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到之处,望谅解!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发历史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于20世纪50-70年代相继问世,包括红霉素(1952年)、竹桃霉素(oleandomycin, 1960年)、泰乐霉素(tylosin, 1961年)、马立霉素(maridomycin, 1971年)。 缺点: 但红霉素对胃酸不稳定,胃肠道不良反应较明显。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于 20世纪80年代上市,主要有克拉霉素(1986年)、阿奇霉素(1986年)、罗红霉素(1986年)、罗他霉素(1988年)、地红霉素 (1988年) 缺点: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是 药动学性质得到改善,对耐药菌的抗菌活性仍较弱,不 能完全满足临床的新要求。 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酮内酯类抗生素(ketolides)、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 HMR-3647)2001年 优点:这些抗生素因与细菌核蛋白体亚基的结合位点有所改变, 故能部分克服细菌的耐药性,不仅对原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敏感菌有效,且还对部分多重耐药菌有活性。 畜禽专用抗生素 替米考星—20世纪80年代 美国礼来研制,替米考星原料系1992年3月在美国上市,专用于治疗牛呼吸系统感染、猪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等引起的感染和畜禽类滑液霉形体、支原体的感染性疾病,其预混剂(商品名为 Pulmotil )于1995年11月获准在英国上市; 泰万菌素—酒石酸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由英国伊科公司研制并上市,中国已有几家企业获得生产资质并销售。 优点:抗菌活性强,对支原体、内劳森氏菌有特效,并具免疫调节和抗炎活性 缺点:生产成本高,推广难度大 泰拉菌素 ( t u l a t h o r m y C i n ), 又称土拉霉素、托拉菌素是由美国辉瑞动物保健公司开发的最新的动物专用的大环内酷类半合成抗生素,2004年在欧盟和美国上市。 用于牛和猪的由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非抗菌作用 1、降低肺间质纤维化(抗纤维化作用) 2、促进胃肠动力作用 3、对呼吸系统的平喘和抗炎作用 4、抑制粘膜分泌作用 5、细胞保护作用 6、抗肿瘤作用 7、免疫抑制作用 (关于非抗菌作用,不再叙述,想了解详情的请点击下面的兽医在线微课堂,直接收听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