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户的去留是个问题 关于养殖户何去何从的问题,行业内外有不同的声音。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观点很明确:建议养殖户退出舞台,不要再参与当前家禽养殖业激烈的竞争,因为养殖户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短期内还应该保留养殖户,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他们对家禽业的贡献都是不能忽视的,中国家禽业还没有发展到全部实行大规模生产的程度。而主管部门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和规定,但是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规章制度来看,国家正在鼓励和支持规模养殖企业发展,不断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相关标准,加强行业监管,推动规模化建设。 2、应正确审视养殖户的存在 2.1养殖户数量多是历史的产物 上世纪80、90年代,为解决城市人口的菜篮子工程、增加农民收人,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倡导农民养鸡、养鸭,并且提供技术支持等必要的帮助,在一些企业和养殖大户的示范带动下,许多人开始投身于养殖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城市人民的菜篮子问题解决了。于是,随之又出现了产量过剩、鸡蛋卖不上价钱、养殖户亏损的现象。在当前形势下,养殖户仍占一定的比例,这种情况短时间内不能完全改变。 2.2养殖户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目前国内养鸡业逐渐向规模化迈进,经过市场的调整,一些500只蛋鸡、2000只肉鸡以下的小型鸡场逐渐退出养殖舞台,那些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的设备对没有资金实力的养殖户来说太过飘渺,从资金、技术、市场和利润分配方面,他们无法与大企业进行竞争。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规模养殖业发展,对大规模养殖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客观上挤压了养殖户的生存空间,再加上近年来时有发生的禽流感疫情以及多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养殖户一次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今后他们的生存将十分艰难。 2.3养殖户仍有存在的价值 当蛋白质食品供应问题得以解决,由于产量过剩带来养殖户利益受损、风险增大,越来越低的养殖利润与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不能形成正比之时,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养殖户当前的艰难处境,为他们指出更好的出路,而是把焦点对准他们存在的种种弊端, 并以此作为让养殖户退出历史舞台的借口。事实上,让养殖户从此退出市场竞争,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现阶段我国家禽业的发展水平还不足以让养殖户全部退出,他们还有存在的价值 3、养殖户需要社会善待和主动改变 3.1通过改造升级让他们重获新生 养殖户放弃养殖业意味着他们投入的资金将变成废弃的房屋,重新选择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还需要启动资金。对于那些有志于长期从事养殖业、力争做大做强的养殖户来说,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可以给予必要的扶助和支持,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帮助他们实现产业升级。此外,行业内专家学者以及龙头企业也要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养殖户的升级改造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2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寻求发展 除了政府的支持外,养殖户自己也要谋划自己的出路,主动与当地或国内有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合作。要在公司的支持下主动改造升级自己的鸡舍条件,达到公司的要求,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与企业结合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双方互惠的利益联结机制,依靠大公司雄厚的资金及广泛的人脉及信息,顺利实现产销经营,还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技术指导,这样才能很好地规避市场风险,从而找到更好的出路。不过最近几年,这种方式养殖户基本就是打工的挣个工资,赚不了多少钱。 3.3主动成为大公司的工人或股东 对于那些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不够、养殖基础不深的养殖户,可以先给大企业打工,成为企业的工人,确保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待时机和条件成熟后再另起炉灶,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当然也要做好长期为人打工的心理准备,具有一定资金基础或技术实力的养殖户,如果不想承担太大的养殖风险,可以采用资金或技术人股的形式参与大型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顺利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以全新的姿态投人养殖业,合理地参与养殖业利润分配。 3.4 开始生态养殖,走特色养鸡之路 这个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养鸡方式,但需要找好销路,有了销路就是有了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