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型期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去库存、去产能、调结构、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是重点,畜禽养殖业也随之不可避免地进入转型期。 在决定畜禽养殖转型的因素里环境保护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近 40 年,忽略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环境污染已成为严重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关键时刻,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呼声和中央决策。 畜禽养殖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之一,畜禽养殖进入环保高压期。《畜禽规范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畜禽养殖禁养区》、《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和畜禽养殖有关的环保法相继出台。国家要求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区域布局,推进规模养殖。从大气、水、土壤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污染治理,要求减少排污量,有害污染物要无害化处理,粪、尿等可用物质进行资源化利用,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要配置环保设施,违法企业被罚款整改、停产拆迁。 二、食品安全的压力 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压力增大,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关注度大大上升,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成立了中央统一协调管理的管理机构。2015 年10 月1 日制定了相关法规《食品安全法》,2016 年8 月25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教育部等 14 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目的是加强抗菌药物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传统个体养殖方式很难做到从生产到餐桌的追溯,从养殖到屠宰链条长、环节多,以药物残留为代表的化学性风险和以人畜共患病为代表的生物性风险并存,难防范、难管理。食品安全的核心问题是实施动物健康养殖,要改变落后的饲养方式,加强养殖场所卫生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才能更好维持动物健康状态。 规模养殖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实现途径,集中承载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有利于管理和监督,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耐药菌的产生和危害有关人类健康,和抗生素的滥用有直接关系,畜禽生产中少用、禁用抗生素,开展无抗生产已成国际问题。药残和有害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更加严厉。要深入实施兽药残留监控计划,严格实施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及休药期制度,提高残留检测覆盖面,强化阳性样品追溯,提高养殖安全用药水平。饲料添加剂、可用药种严格规定。严禁不合格动物产品上市销售,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三、动物福利的压力 中国动物福利标准即将出台,该标准的出台将有力推动中国养殖业、屠宰业的动物福利水平提升。畜禽生产中提倡动物福利是国际共识,动物福利要和国际接轨,动物福利事关国际贸易和食品生产对畜禽养殖健康生产的要求。动物福利不仅涉及动物疾病,还关联到人类健康,扩大畜禽生产对疾病防控的要求,增加了对人类有危害疾病的防控。动物福利有助于动物的健康生长,有助于提高动物产品质量的提升,动物福利对养殖生产的要求关联到饲养方式改变和设施设备的升级更新,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必然之路。 四、转型带来的改变 饲养方式的改变是最重要的根本性改变,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科技水平更高的饲养方式快速地逐步取代小规模个体散养方式,至今通过禁养区设立,关停拆迁、规模化示范场建立,2015 年规模化已占近 42%。迫于食品安全要求,自繁自养生产体系将逐渐占优势。合理的区域化养殖布局大大减少了单位面积中的饲养密度,无序经营得到控制。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生态绿色健康养殖、资源合理利用,使养殖环境大大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