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当前动物疫病呈现混合感染和隐性多发的特征,疫病监测技术和手段日趋多重化,且并不断地改进。所以,在实验室建设之初,就应该考虑如何应对突发疫情,立足于地(市)级、县(市)级兽医实验室职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全新的、先进的仪器,满足时代进步和技术革新的要求,以发展地眼光配置实验室硬件设备,打牢实验室硬件基础,从容提升实验室检测诊断实力。 1、积极实施人员培训,强化人员素质,提升技术水平 兽医实验室是实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疫情预警预报的技术支撑,而实验室技术人员是兽医实验室的技术支撑,直接决定着实验室的能力和应对突发疫情的实力。可见技术人员的重要性,为此《管理办法》规定了兽医实验室人员的考核标准,着重突出了技术人员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则明确规定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和/或校准活动,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并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确保使用的标准是最新有效地版本。 可见,如果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技能状况不能得到同步更新,势必落后于动物疫病和检测标准的变化,无法快速、有效地诊断疫病,更无法从根本上提出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因此,应该从规范和标准、技术操作、法制意识、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对技术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人员的素养。一是充分相信潜意识作用,从最基本的技术操作开始进行反复练习、逐步强化,建立标准、精确、细腻的操作习惯。二是积极组织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与国内同行多接触、多交流,拓宽视野。比如参加国家、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设立的培训班、研讨课;中国兽医大会等大型的交流活动等。三是自行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进行短期的技术、知识培训,提升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四是定期举行内部学习、交流,学习国家最新的检测标准以及实验室《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生物安全知识等,强化自身素质。通过学习、培训,达到交流进步的目的,扎实掌握检测技术,真正做到领会技术精髓,能够依据不同病例,快速选择正确、快捷的检测方法,准确出具检测结果,从而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预测疫病流行趋势,有效地指导实施防控。 2、细化环节,优化程序,建立合理、规范系统的工作流程 从小处着眼,兽医实验室的工作职能是诊断疾病,检测免疫抗体是否合格;从大处着眼则是系统地整合辖区内疫病状况,统计、分析、预测疫病发生、流行趋势。兽医实验室除一般的检测工作外,还应担负病例分析和数据汇总、存档工作。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作流程,十分必要。经过不断地改进和摸索,笔者认为应形成一条以样品、检测报告为主线的工作流程,力求检测过程流畅、不重复不拖沓,检测结果可重复,可追究。 3、积极实施实验室资质认证,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 实验室资质认证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其形式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可见其是保证实验室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的基础和依据;是实验室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大力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争取早日实现认证。 所以各级兽医实验室应建立并贯彻运行能够与检测、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作业指导书;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且以最好、最实际的方式来指导、协调实验室工作人员、设备及信息报送等活动的管理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文件。同时还应逐步建立实施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体系,系统的、定期的审核管理体系和质量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只有将管理体系、质量体系、评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实验室的软实力,加之完善的基础设施、设备,做到软件、硬件合二为一,必能打造一个职能明确、快速高效、能力超群的兽医实验室,以便更好地监测疫情、检测疫病,更好地为当地畜牧业的大发展服务。 4、强化意识,提升生物安全管理力度 在兽医实验室建设及管理运行中应充分考虑生物安全因素,将生物安全列入首要日程,并加大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强化生物安全意识。一方面要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明确目的、责任、措施、惩处等,强制执行,规范行为,强化意识;二是做好安全防控工作,对剧毒试剂、菌毒种进行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双人双锁制,规范取用程序。三是严格实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或医院达成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协议,由医院代为处置,严防废弃物污染环境或散播疫病;四是定期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工作,学习个人防护和应急自救知识,提升人员自我保护能力;五是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操作内部评审和风险评估,不断地纠正、改进、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