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有龙在讲话中指出了养殖污染治理的四个必要性。第一,做好畜禽粪便处理与综合利用,是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中央目前主抓畜牧业污染防治和持续性发展问题,环评达标已成为养殖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养殖企业要想立足和发展,就必须把畜禽粪便处理好。第二,目前全国每年畜禽产生粪便达到38亿吨,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养殖污染防治形势非常严峻,现实情况需要我们做好养殖粪便处理工作。第三,畜禽粪便本身是一种优良资源,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不仅有利于养殖业发展,还能推进种植业健康发展,并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第四,养殖污染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解决环保问题已经成为提升畜牧产业层次、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利于推进畜牧业自身整体素质提高。 石有龙强调,要解决养殖污染问题,一方面,畜牧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要进行整体谋划,给出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的具体办法,在全行业示范推广一批便捷、可行、效果好的畜禽粪便处理与利用技术模式。另一方面,要提升养殖企业、场户进行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意识,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 杨军香介绍,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从现状趋势、环境评价、环境匹配、资源利用、养殖减排、饲料减排等六个方面展开研讨。目前农业污染COD排放占污染总量44%,其中养殖污染COD排放占农业污染的96%,养殖粪便的综合利用率不到60%,畜禽污染治理刻不容缓。2015年4月,农业部出台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的指导意见》,2016年4月农业部启动了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印发了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方案及考核办法。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主要以生猪、奶牛、肉牛、肉羊主产县为重点,从今年开始,每年创建40个县,5年累计创建200个县。农业部还相继出台了《农业部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和《洞庭湖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试点工作方案》,通过整县推进和区域集中治理,整理汇总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推进畜禽污染治理。力争到2018年年底,畜禽规模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畜禽养殖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一、现状趋势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副主任金书秦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形势和治理政策。他介绍,目前我国化肥用量达到6000万吨,农药用量180万吨,农业面源污染占比非常大。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部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一控”,即控制农业用水的总量;“两减”,主要是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减下来;“三基本”,就是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对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的基本资源化利用。 二、环境评价 原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环保部环评专家组组长夏青阐述了畜禽养殖项目环评要点。他指出,畜禽养殖并非一般污染源,畜禽养殖项目环境评价也要站在绿色发展的高度,兼顾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需要。畜禽养殖项目非单一目标建设项目,废水、臭味、粪尿为污染源,属污染治理项目;各类废弃物有变废为宝的价值,属资源利用项目;农牧结合,优化生态布局,属生态保护项目;优化养殖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属绿色发展项目。因此,畜禽养殖项目环评必须基于上述四个特点,站在绿色发展的高度,兼顾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需求,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合理性论证,提出污染防治对策。畜禽养殖项目环评要以“三线一单”为纲,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守环境质量底线、确保资源利用上线,开列负面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