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十佳农民马刘洋先进事迹 “我的名字本叫马刘洋,而很多人叫我‘马牛羊’,看来我生来就是一个跟牲畜打交道的人,只可惜马牛羊都没沾上边,却养起了猪。” 马刘洋自嘲地这样说。马刘洋是重庆市忠县土生土长的“农二代”,曾用一年时间完成了高中三年学业,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半年时间就当上学生会主席。可为什么他中途退学,走上了“猪倌”之路?他身上有哪些不寻常的故事? 创业不走寻常路 在大多数学生循规蹈矩地走着“上大学、找工作、领工资”这条寻常路时,退学创业被认为是冲动,幼稚,不务正业。18岁的马刘洋就在这样的一片反对声中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2007年,25岁的马刘洋拿着退学创业赚来的14万元钱,来到了离家200多公里的山上,租了一个废弃的牛棚,住了下来。这是要干嘛呢?原来是一次无意间吃到的美味野猪肉让他发现了商机,野猪肉销路广,在当地却还没有人养殖,于是他就打起了野猪的主意。创业初期资金不够,马刘洋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野猪成吨的饲料是他步行4小时走山路背回来的;猪舍是他冬天徒手抹水泥搭建的;小猪取暖的炉子,是他省钱购买的。他待小野猪们如同自己的孩子,一切好的生活条件都让给了小猪,他却住在与猪舍一墙之隔的阴暗土房里。他的付出很快得到了回报,开养三个月之后,就已经开始盈利。就这样摸爬滚打许多年,通过不断学习,引进新品种及新技术,他已逐步成长为一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引来了重庆电视台、重庆晨报、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的报道,他的创业事迹被收录进《我要白手打天下》一书。 发展不走寻常路 2010年,马刘洋领建重庆猪太郎农业股份合作社。“我们养一头普通猪,才卖一千多块钱,它养那个特种野猪能卖四五千块钱。”村民们这样说着,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他带领合作社成员,稳扎稳打,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马刘洋要将产业做大做强,可生产规模扩大了,野猪多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野猪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差点让他亏本,于是他想到一个法子——基地+农户的饲养方式。他说 “即便有野猪害病,也不至于全盘皆输。”但是,乡亲们也怕赔钱啊,于是马刘洋做出决定,免费送猪仔,“半成品”高价回收,而且免费培训技术,免费打针喂药,这样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难度也保持了野猪的野性。保证回收,及时兑现,按时返利,农民都尝到了甜头。2014年底,合作社共计培训2000余人次,实现销售产值一千多万元,社员户均增收3800元,先后指导建设规模化养殖场12个,扶持200个小老板养殖创业,带动了800多名人员就业,实现了特色养殖规模经营效益提升和农民增产增收共赢。他的合作社先后被评为 “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销售不走寻常路 规模的扩大给销售带来了困惑,马刘洋并没有将思路停留在直接销售生猪给屠宰场的传统方式上。在重庆,农村的一些家庭,过年时都会将新鲜的猪肉经过腌制后,挂在灶上进行烘烤或在日光下曝晒,制成腊肉这种肉类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比新鲜猪肉能延长保存时间。而城市里的人,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就不能在家制作这种腊肉。马刘洋一下就想到,自己的合作社可以发展深加工。专门制作方便城市人选购的野猪肉腊肉产品。 他决定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把生猪加工成成品再走向市场。整个生产线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每个环节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了打造他的生猪加工产业链,马刘洋先后拜访了忠县畜牧局、忠县农委及西南大学等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了解深加工流程及相关技术,考察了15家食品公司,他决定通过代工模式深加工猪肉产品。创业初期一直与网络打交道的他还想通过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猪肉深加工产品的销量。他找到当地网络营销平台帮他做网络销售,经过3个月的研发,合作社“猪太郎”系列产品成功面世,并先后进驻忠县及重庆的各大超市和特产店,同时开展全国招商加盟,2015年“猪太郎”系列产品销售额已达500万元,社员户均再增收5000元。马刘洋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就将他的猪肉卖到湖南,湖北,贵州,广东等地,此举完成了合作社从养殖到加工的转型,从而奠定了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同学聚会上吃到的美味野猪肉让他产生了养猪的想法;过年时别人家墙上挂满的腊肉,让他实现了合作社的华丽转型,退学后从事与网络相关的工作让他成了农民电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