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使用情况看,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保证分娩舍全进全出。也就是要保证妊娠舍按批次配种母猪数足够,以提高产房使用效率。二是夏季通风,一定要注意除进风口外其他任何区域都要密闭。否则,通风降温效果大为降低。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把分娩舍走廊的门窗全部关闭后,当外界温度35~37℃时,舍温可保持在27℃、相对湿度保持在60%;发现有的员工把分娩舍门打开,认为可以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实则破坏了均匀通风,导致从门口进入的风量过大,引起门口两列栏位的哺乳母猪感冒发烧。这就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保障设计效果的能够完全体现。三是冬季通风,如果舍内天花板有冷凝水珠,是通风量不足的标志,要保障每头母猪50 m3/h的通风量。要经常性的对屋顶进风系统进行清洁,保障生物安全。四是生物安全方面,冲洗栏舍完毕后,一定不能打开舍内的门窗,一旦鸟类、老鼠昆虫等进入猪舍,因其密闭性的原故,会给舍内生物安全带来重大隐患;员工换洗的衣服不能晾晒在猪舍外面,要用烘干机在生活区烘干。五是设施设备检修。运行头两个月,每天要对配怀舍定位栏固定件T型螺丝进行是否松动检查,保障定位栏不松动,防止固定定位栏的T型螺丝掉落,堵塞排污管道。我们在运行中还发现:粪池污水排放时,在排放口设置倒锥形网栅,可拦住T型螺丝。首次排污时,在漏粪池共捡拾264个T型螺丝(共有3 312个),掉落比例为8%。这提示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把设备检修列为日常工作内容,每天对栏位进行检修。 2.2 12000头母猪新式环境调控猪舍设计与应用 江苏加华种猪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泗阳县南刘集乡花井村设计建造了12 000母猪的新式环境调控猪舍。猪舍占地共计1 668亩,总建筑面积约为20万m2,其中:妊娠舍8幢28 359 m2、产房4幢21 687 m2、后备母猪舍1幢2 496 m2、公猪舍1幢1 362 m2、断奶小猪待转舍1幢2 454 m2、保育育肥一体舍42幢104 856 m2。采用两点式布局,即母猪区和保育育肥区,母猪区分4个;猪舍采用全封闭自动控温系统,全漏缝地板,母猪区采用全漏粪地板工艺,保育育肥区刮粪板清粪,采用全进全出工艺。所有猪舍,安装饲料自动输送系统。设计采用的关键参数为:设计配种分娩率83%,母猪年更新率40%,合格后备母猪正常发情率85%,产房分娩式仔猪最长断奶日龄23日,每周清洗消毒产房间1间,妊检后母猪分娩率96%,窝产活仔数10.5头,断奶前成活率97%,保育周数为7周,保育舍成活率98%,育肥期成活率99%,平均出栏日龄180 d。2015年1月至5月,月均总产仔数12.8头,产活仔12头,全期成活率90%,分娩率85%,达到设计生产目标。 3 猪舍环境控制及自动监测设备研发与应用 3.1 湿帘降温系统在南方地区猪舍夏季使用效果研究 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空气潮湿,湿帘降温系统的是否适用颇受争议。2012年8月12-20日(湖北最热阶段),项目对湿帘降温系统在南方猪舍(湖北一猪场)暑期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分娩母猪舍舍内平均温度为28.6℃,舍外平均温度为31.5℃,舍内外温度差异极显著(P<0.01)。舍内平均湿度为74.3%,舍外平均湿度为60%,舍内外湿度差异极显著(P<0.01),舍内平均THI(温湿指数)为78.7,舍外平均THI为81.6,舍内THI显著低于舍外(P<0.01)。妊娠母猪舍舍内外平均温度分别为29.4℃和31.5℃,舍内外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外平均湿度分别为68.3%和61.1%,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平均THI为79.5,舍外平均THI为81.7,舍内外THI差异显著(P<0.05)。空怀母猪舍舍内外平均温度分别为29.8℃和31.5℃,舍内外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外平均湿度分别为67.3%和60.7%,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平均THI为79.7,舍外平均THI为81.78,舍内外THI无显著差异(P>0.05)。舍内氨气浓度与舍内风速呈负相关。这些结果说明湿帘降温系统的使用可明显降低猪舍内温度、温湿指数,改善猪舍夏季温热环境状况,也可减少由于温度升高及畜舍封闭而引起的NH3蓄积。试验发现,如果猪舍密封效果差,湿帘风机系统降温效果会不同程度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