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3-10 点击: 次 来源:爱猪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饲料类投资 2014年饲料类投资规模合计达到12.80亿元,全部由9家饲料类企业完成。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预计,2014年中国饲料全行业总产量将同比下降。当行业整体开始产能过剩,产量下降,投资放缓的时候,其内部结构的转变就成为更值得关注的要点了。这种结构转变首先表现在畜禽种类的结构上。如表2所示,根据公告中说明的信息,在21项饲料类投资主要集中在猪饲料(11项),其次是水产料(4项)。这一方面反映了近年来禽料的过剩相对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各家企业对专线生产猪料、水产料这种专业化做法的重视。 结构转变其次反映在各区域的区域布局上,在这方面我们注意到一个“二线省份争夺”的特征。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2013年的统计,已有8个省份的饲料年产量超过了千万吨,其中广东、山东的产量都超过了2000万吨;其后的河南、辽宁、河北、湖南、四川、广西的年产量则在1000万吨至1300万吨之间,与广东、山东有明显的差距。因此我们把广东、山东视为一线省份,而把后面6个千万吨省视为二线省份。在21项饲料类投资中,在一线省份的投资仅有唐人神在广东梅州这一项,而在二线省份的投资则多达8项。一线省份尽管容量更大,但竞争压力也大,且由于行业起步较早,都已形成市场份额较大的区域领先企业,例如广东的温氏,山东的新希望,这就使得二线省份成为当前争夺的重点。 当国内市场渐趋饱和之时,也有企业把目光更多转向了海外。作为国内饲料企业国际化步伐最早也最大的新希望,继续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在印尼、波兰投资了3个项目。 结构转变最后还反映在新建产能水平上,公告显示的新建产能普遍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全部都超过了月产1万吨(即年产12万吨),金新农新建的芜湖项目甚至达到了年产50万吨的水平。这表明尽管总产能过剩,但通过新建更大的单厂规模替代原来较小的单厂规模,特别是大多拟建成专业厂(线),也是一种淘汰落后产能的途径。 表2. 饲料类项目投资情况 总结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