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步懂得了消毒的重要性。在生产中使用消毒剂消毒,已经成为消毒的一种主要的方式,然而在许多猪场如何正确地选用消毒剂,一些业者尚不十分清楚,同时在消毒剂市场由于生产和销售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情况,消毒剂中鱼龙混杂,也给养猪生产者的选择带来困惑。目前兽医用消毒剂按其成分可分为碱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卤素类消毒剂、氧化剂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挥发性烷化剂和复合型消毒剂等十类。 一、对传统常用消毒剂的评价 1.在传统使用的消毒剂中,酸类和碱类消毒剂能溶解蛋白质或水解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使其酶系统和细胞结构受到破坏,对病原微生物呈现强大的杀灭力,对病毒、细菌及其芽孢都具有极好的杀灭力。但是由于酸类和碱类能腐蚀有机组织,对人和动物,对木材、金属也具有腐蚀力,极大地限制了这些消毒剂的使用范围。目前仅有少数猪场在外环境消毒中使用碱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中也只有极少数的有机酸的消毒剂产品有售。 2.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和戊二醛两种。甲醛在猪场中使用的历史极其长久。醛类消毒剂能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能凝固蛋白和溶解类脂,对病原微生物具有强大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的繁殖体、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甲醛为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气体,其4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甲醛气体对猪群和人类均具有极强的毒性,不适合用于带猪消毒;同时甲醛在低温下或长期保存时易聚合为多聚甲醛,聚合物不溶于水,不具有杀菌活性。因此醛类消毒剂在猪场中的使用已经日渐渐少。戊二醛价格较高,水溶液不稳定,过去应用较少。 3.酚类消毒剂包括苯酚、煤酚(来苏尔)和复合酚等,酚类消毒剂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沉淀而呈现杀菌作用。苯酚、来苏尔等由于杀菌力不强,毒性较大,早已不用于猪场中的消毒。复合酚类是近二十年来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的杀灭作用在兰州兽医研究所等诸多单位的检测中都一再得到证明,目前在许多猪场使用率较高。但由于其不易降解,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近年来已经有被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倾向,逐步被淘汰已是大势所趋。 4.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对细菌的原生质及其它结构成分有高度亲和力,易渗入细胞与菌体的原浆蛋白的氨基或其它基团相结合,使有机物分解或丧失功能而呈现杀菌作用。含氯消毒剂溶于水中后形成次氯酸而呈现杀菌作用。漂白粉含有效氯25%-32%,价格较低,应用较多。漂白粉在水溶液中形成次氯酸的多少与pH值有关,pH值愈低次氯酸形成愈多。但漂白粉稳定性差,遇日光、热、潮湿等因素分解加快, 在保存中有效氯的含量会不断下降,从而影响到其在水中的有效消毒浓度,据报道漂白粉在保存中每月有效氯的损失约在1%~3%,从而影响到其在水中的有效消毒浓度,当其有效氯的含量下降至16%以下时即不能用于消毒。 5.其它常用消毒剂主要有醇类的乙醇、氧化剂类的高锰酸钾,这两种消毒剂常作为体表局部消毒用,不能用作环境消毒的消毒剂。而杂环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在国内养猪业中使用不多。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过去我们在养猪业中常用的一些消毒剂,或则由于消毒杀菌力不强,或则由于对人畜毒性较高,或则由于其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逐步地被新型消毒剂所替代,在生产中不宜再继续使用。 二、新型消毒剂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近十余年来,在我国已有大量新型消毒剂面世。目前在养猪场中应用较多的新型消毒剂主要有二氯异氰脲酸钠制剂以及复合型戊二醛制剂、二氧化氯制剂、双链季铵盐等。 新型消毒剂的种类 1.二氯异氰尿酸钠:是当前规模养猪业中最常用的一类消毒剂。其纯品为白色晶粉,有浓厚的氯气味,含有效氯60%--64.5%。二氯异氰尿酸钠性质稳定,在室温下保存半年其有效氯含量仅下降0.16%。易溶于水,溶解度为25%(25℃)。其水解常数高,溶于水中后产生次氯酸,杀菌能力强于大多数氯胺类消毒剂,与漂白粉等次氯酸盐类消毒剂相比较,在使用浓度时其溶液保持弱酸性,杀菌效果优于漂白粉类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真菌都具有杀灭作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消毒作用不受有机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