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牛羊病防治 > 文章

奶牛真菌性乳房炎的诊治

时间:2013-07-3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兽医导刊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现存约2.2亿头奶牛中,约三分之一的奶牛受到乳房炎的危害。到目前为止,人们已从奶牛的乳腺中分离到大约130种微生物,包括多种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比较常见的有23种,其中细菌14种,霉形体2种,真菌及病毒7种。过去,人们常用抗生素来控制乳房炎,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乳房炎治愈率越来越低,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近年来,随着奶牛生活环境的变化及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奶牛真菌性乳房炎(真菌性乳房炎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乳房炎)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奶牛经营者应对这种现象引起高度重视。笔者对北京市某养牛场奶牛真菌性乳房炎的诊治情况做一下介绍,以供同行的借鉴。
    一、发病原因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很多,除了真菌感染外,还有病原体感染(细菌、支原体、病毒等)和其他因素引起的。
    1.患乳腺炎的奶牛乳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泌乳高峰期,常为慢性,也可呈急性。本菌经常存在于外界环境中,挤奶员的手、擦洗乳房用的布和消毒不严的挤奶杯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带菌率最高,其次是大肠杆菌(多见于高产奶牛及产后泌乳高峰期,常呈最急性,病情急,病程短,可于数日死亡。常见乳房肿胀,并有毒血症症状,高热、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拉稀、乳汁水样黄色、迅速停止泌乳。溶血性大肠杆菌性乳房炎,预后不良,甚至死亡)和链球菌(多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大多数呈慢性经过,有时呈急性和亚急性经过。也有出现严重症状的,但病程短,后遗症为乳腺萎缩和间质增生)。
    2.牛支原体性乳房炎是传染性的,临床特征为乳区肿胀,但无热痛反应,泌乳异常,且常伴有关节性跛行和呼吸道症状。
    3.病毒引起的乳房炎,但大多为继发感染。主要有牛乳头炎疱疹病毒、牛痘病毒、口蹄疫病毒。一般为乳头皮肤感染,产生丘疹、疱疹、水疱,继发其他细菌感染,而导致乳房炎。
    4.其它因素主要是气温、环境、管理、饲料、挤奶方式、泌乳量、泌乳阶段、胎次以及乳头形态、不同乳区、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高、病原菌大量繁殖;雨季,运动场积水泥泞,易使乳房脏污,发病率高;有时气温突然升降,发病率也是低幅波动;运动场坑凹不平,有灌木丛或障碍物,乳房容易受到外伤而发生乳房炎;挤奶方式的影响,机器挤奶牛群比手挤奶牛群发病率高4~5倍或更高。
    二、临床症状
    (一)轻度型 患病乳区红、肿、热、痛、有硬块,可以是一个乳区感染发病,也可以是几个乳区感染发病,乳汁变稀、有奶凝絮片,在凝固絮片中有软米粒样奶瓣;产奶量明显下降,体温正常或稍高,食欲正常, 精神状态一般无明显变化。
    (二)重度型 可呈地方性发病,患病乳区红、肿、热、痛,触摸可感觉乳区有一树根样大硬结。产奶性能急剧下降,乳汁变稀、有奶凝絮片,有的呈灰色清水,体温升高40.0℃~41.5℃,食欲明显下降或不食、精神沉郁。抗生素治疗无效或用抗生素治疗时症状呈显加重表现;有时会出现热敷时全身症状加重的情况。此种类型的真菌乳房炎可导致乳腺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危害很大,可导致瞎乳头、淘汰,极个别可导致死亡。
    三、实验室检测
    (一)体细胞数检查 采用BMT(北京乳房炎试验)法,取患乳区的新鲜奶样2毫升,与2毫升试剂混合,有的杯底出现较多黏稠胶状沉淀,并粘附于杯底,旋转检验盘,胶状物有聚中倾向为(++);有的混合物几乎完全形成胶状物,并粘附于杯底,旋转检验盘时,难以散开为(+++)。
    (二)显微镜检查
    1.无菌采集发病乳区的奶样涂片,高倍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到分枝的菌丝和分生孢子。
    2.无菌采集血液,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未发现细菌。
    (三)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1.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37℃培养48 h后,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有灰白色绒毛状菌落,且菌落稀少;而麦康凯培养基和血液琼脂培养基未见细菌生长。
    2.将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接种于沙堡氏葡萄糖培养基上,37℃培养2~3 d后,可见浓密的灰白色绒毛状菌落,4~5 d后菌落为暗烟绿色,基质背面菌丝无色至淡黄色。
    3.取一滴乳酸苯酚棉兰于洁净的载玻片上,挑取少量的灰白色菌落置于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并用接种环将菌丝分开,加盖玻片,显微镜镜检可见有隔、分支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短、光滑、顶囊烧瓶状,小梗单层,密集于顶囊上,分生孢子呈球形。

上一篇: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治

下一篇:羔羊营养性贫血的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