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是母羊产冬羔的高峰期,随着寒冷冬季的过去,春季的到来,母羊产冬羔的高峰期也将随之而逐渐结束。而进入春季后,由于气温逐渐增高,养殖场户也逐渐放松了对哺乳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对羔羊保温工作也相应地有所忽视,而在一些地方,春季(特别是早春)气温仍然较低,加上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且空气日渐潮湿,如养殖场户对哺乳母羊和日龄过小的羔羊饲养管理不当,使羔羊饥饿、胃肠受寒、吃赃物、喝脏水,则极易引发羔羊痢疾的发生。如遇天气突变、刮风、下雨下雪的倒春寒天气,羔羊痢疾流行严重,则会导致羔羊的大批死亡,给养殖场户的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春季羔羊痢疾一般是以羔羊发生剧烈腹泻为主要发病特征。发病羔羊精神沉郁,垂头弓背,食欲减退并不愿吃奶,体温正常或稍低,口腔湿润、色淡,毛焦腹鸣,粪便恶臭,或粪便稠似面糊,或粪便稀薄如水,并呈黄绿色、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的患羊稀便中带有血液,有的患羊甚至排出的完全为血便。羔羊痢疾一般以危害小日龄的羔羊为主,尤其以20日龄以内的羔羊发病最为严重,且该病多发生于气温寒冷、天气变化剧烈的早春季节,并以羔羊饲养管理粗放、保温不善的养殖场户较为多发。 养殖场户要预防春季羔羊痢疾,首先,必须从基础抓起,应加强对怀孕母羊(特别是怀孕后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增强母羊的体质,提高羔羊的初生重,以增强羔羊的抵抗力。 其次,羔羊出生后应强化护理,并对哺乳母羊进行均衡饲养,以保障母羊的泌乳品质,同时对羔羊应及时喂足初乳,对产后半月前的哺乳母羊应尽可能留舍圈养或让母羊在羊舍附近放牧,以便于羔羊及时哺乳;羔羊舍内和羔羊活动场内应经常有清洁的饮水和优质的饲草供应,严防羔羊吃赃物、喝脏水,羊舍和活动场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羊舍内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通风换气条件,如遇气温聚变,应做好羔羊的防寒保暖工作,防止羔羊受冻,以尽可能降低和减少诱发羔羊痢疾的发病因素。 其三,对发生羔羊痢疾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为预防羔羊群内发生羔羊痢疾,应在改善对哺乳母羊和羔羊饲养管理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①可在母羊产后的第1天用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按母羊每公斤体重用药0.1毫升肌肉注射,并在羔羊出生后第3天每只羔羊肌肉注射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1.5毫升,第7天和第21天再给每只羔羊分别肌肉注射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2毫升;②可在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给羔羊内服土霉素片,每天内服1次,每次内服0.15克~0.2克,连续内服3天~5天;③可在羔羊出生后1天~3天内给每只羔羊肌肉注射抗羔羊痢疾高免血清0.5毫升~1毫升;④可在怀孕母羊产羔前1月内注射羊梭菌多联疫苗,使羔羊通过吸食母羊的初乳而获得被动免疫;⑤也可用中药养脏汤给羔羊内服预防,其养脏汤的方剂组成为:白芍、当归、党参、白术、米壳(蜜炙)、诃子(煨)、升麻、柴胡各15克,肉豆蔻(煨)、肉桂、炙甘草、木香、黄芪各10克,煎水去渣后待温后给羔羊内服,每只羔羊内服5毫升,间隔3天~5天再内服一剂。 对已发生羔羊痢疾的患羊则应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给予患羊精心护理,注意保暖和哺乳。 一是高免血清疗法:除了已表现神经症状的病危羔羊难以挽救外,对一般患病羔羊可每只肌肉注射抗羔羊痢疾高免血清2毫升~5毫升,养殖场户也可用患羔羊痢疾康复羊的血液50毫升制作成20毫升左右的血清,每只羔羊肌肉注射2毫升~5毫升,其治疗率可达到90%以上。 二是内服乳酶生疗法:用乳酶生给羔羊内服,每天每只羔羊内服3克~6克,连续内服5天左右。 三是抗生素类药物疗法:①用土霉素按每只羔羊0.2克~0.5克,加入胃蛋白酶0.1克~0.2克,用温水调匀后给羔羊内服,每天内服两次,连续内服3天~5天;②用抗菌增效剂(敌菌净)1份与磺胺类药物(磺胺咪,或磺胺五甲氧嘧啶,或磺胺六甲氧嘧啶)5份混合,按患羊每公斤体重给药25毫克,每天内服1次,首次量加倍,直到患羊痊愈为止;③用呋喃唑酮按每只羔羊0.1克~0.2克、次硝酸铋0.2克,调成舔剂给患羊内服,每天内服两次,连续内服3天~5天。 四是中药治疗:可用白头翁、黄连、柯子肉、茯苓、白芍各10克,秦皮、山萸肉各12克,山药30克、白术15克、干姜5克、甘草6克,煎水两次,每次煎汤300毫升左右,混合后给羔羊内服,每只羔羊每次内服20毫升~30毫升,连续内服3天~5天;也可用猪苓、茯苓、苍术、陈皮各15克,厚朴9克,甘草3克,研为细末后拌料给羔羊喂服(此方剂对羔羊寒痢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羊具有腹胀症状的应加木香、枳壳和枳实;对患羊具有积食症状的应加山楂、神曲;对患羊腹泻剧烈且有排便失禁的应加乌梅、车前子、泽泻;对患羊稀便中含有血液,或排血便的患羊应加仙鹤草、苦参。每天喂服两次,连续喂服3天~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