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病原分离鉴定可见菌落直径0.5-1.0毫米,白色稍凸,部分呈现煎蛋形。镜检见双球状、短链状、梨状、逗点状及球杆状等多形性支原体。有条件者应进行生化检验和间接血凝诊断试验。 丝状支原体容易产生耐药性,特别是临床治疗中常采用大剂量磺胺类药、多粘菌素等抗生素易使其耐药性增强。因此,治疗时注意药物更替和较长时间用药。 5.防治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山羊抵抗力;对被污染的羊场、工具、粪便以及被污染的草场等进行消毒处理或无害化处理。由于支原体在带菌山羊身上可以存活1年以上,应做好常年防疫注射、场地消毒、隔离等综合防制措施。 封锁发病羊群,对病羊、可疑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离治疗。及时深埋或焚烧死胎、流产胎和尸体,对于消灭其传染源非常重要。对引入的山羊隔离饲养。 山羊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对作用于细胞壁的p—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环丝氨酸及杆菌肽等抗生素完全不敏感,这几类药物不能使用;红霉素、泰乐菌素等大环内脂类敏感性较高,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单诺沙星等喳诺酮类的药理作用在于抑制病原DNA合成,早期使用效果良好,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而部分磺胺类和氮基糖苷类也可用于对本病的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一。经实践,阿奇霉素、氟苯尼考、红霉素、泰乐菌素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较好,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可作为本病的次选药,而青霉素、磺胺嘧啶钠、链霉素、土霉素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对于重症山羊应同时辅以对症治疗。 由于临床上治疗山羊传胸都是大量使用抗生素,疗程5-7天,易使病原产生耐药性和动物机体本身产生菌群失调,因此在临床配合中医以清热宜肺,平喘止咳。 尽量使羊只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干爽清洁的环境中居住和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加强畜舍饲养管理,饲料、饲草保证质量,禁喂过期、霉变、变质的饲草和饲料,增加营养以提高羊只的抵抗力。 6.讨论 养羊场应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该病病原持续感染力可达25年之久,应该将山羊传胸的预防贯彻于养羊过程的始终。 患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其病原菌主要存在于患羊肺脏组织和呼吸道渗出液中,健康羊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在大群集约化饲养的条件下最易接触感染。 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慎引种,严检疫,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山羊抵抗力,才能达到净化羊场、消灭病原而减少山羊传胸流行的目的。与此同时,注意冬春季节青饲料、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的供给,避免营养缺乏和天气突变,有利于减少山羊传胸的发生。引进种羊应隔离饲养,40天内加强观察与预防。 丝状支原体类、绵羊肺炎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丝状支原体类对红霉素及泰妙菌素最为敏感,而绵羊肺炎支原体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尤其是对环丙沙星最敏感,对泰妙菌素、泰乐菌素、四环素比较敏感。 中西药结合治疗,可避免因大量使用抗生素而产生的副作用和菌群失调以及支原体病原产生耐药性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