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高工作质量。数据准确与否是统计监测工作成败的关键。由于过去统计监测方法、手段、制度等条件的限制,加上各地政绩观、形象观等的影响,原始数据往往会层层“把关”,无法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为确保统计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我们把数据核查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按省局成立了专家核查组,采取网上抽查、电话核对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数据有出入的,责令整改。到目前为止,完成了5%的实地核查任务,网上抽查和电话核对了大部分监测县,数据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近期我省制定的《河北省畜牧业统计监测预警工作实施意见》中又进一步明确 “各市、县畜牧主管部门要负责统计数据的抽查核实工作,各县要每月抽查一次。各市每个季度要抽查一次,省局每年不少于两次。数据出现异常变动,要随时进行调查核实。”为统计监测的数据核查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4、增强统计队伍凝聚力。一是充分调动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我们采取集中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地级市和县联系多,更熟悉情况的实际,确定由各市负责对所属监测点的直接管理,主要负责数据的催报和数据的核查等工作,形成了省局牵头,层层负责的统计监测工作格局。二是通过建立统计专用qq群和手机飞信群,便利了各级统计人员的沟通和联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全省各市级统计人员已全部加入到省畜牧统计监测群和手机飞信群。通过这两个群,可以在第一时间把任务直接传达给统计员,统计员也能及时反馈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请精通业务的老统计员和畜牧方面的专家担当管理员,及时解答统计员在工作中遇到的业务问题。有效保证了全省统计监测工作的顺利进展。 5、落实监测经费。2008年农业部下拨我省监测经费182万,其中各监测县经费157.5万,经费下达我省后,我们立即按农业部文件要求,及时、足额的逐级将监测经费下达给各监测县监测点,由于监测经费及时足额下达,调动了各监测县监测点信息采集员统计监测工作的积极性,有效的保障了各项监测任务的及时完成。 三、存在问题 (一)统计队伍还不够完善,个别监测县没有专职统计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上报。 (二)个别监测县网络建设滞后,影响了上报效果。 (三)监测经费较少,村级信息采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村级信息采集员是我们数据来源的最基层,他们提供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整个监测效果,按当前工资水平,每月100元,扣除交通、通讯费,所剩无几。 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情况 我省以优化区域布局为重点,以调整畜牧产业结构为中心,以转变饲养方式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一是大型龙头养殖企业发展迅速。开工建设了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有特色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据统计,全省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畜牧业重大项目77个,总投资302亿元,其中投资5000千万元以上的奶业项目14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肉类养殖加工项目16个,投资1500万元以上的禽蛋加工、毛皮市场项目7个。据不完全统计,还有一批大型龙头企业项目正在兴建或引进中,这些项目为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二是积极引进、承接京津合作项目。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与京津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工作的要求,各市畜牧主管部门与京津政府及企业多方联系,为企业牵线搭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一批大型龙头畜产品加工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提升了全省畜牧业竞争实力。2008年底,年出栏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7.2%,存栏500只以上的蛋鸡规模养殖比例达到79.9%,出栏2000只以上的肉鸡规模养殖比例达到74.8%,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60.2%。三是畜产品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各级畜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培育和打造畜产品名牌,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石家庄“华牧”安全蛋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国家驰名商标,力争创建国家级鸡蛋品牌,“小山庄”、“星火”、“金凯”、“昌勤”、“康秦” 等省内地方鸡蛋品牌,正在积极申报省级著名商标,创建省级鸡蛋品牌。四是畜牧标准制定工作取得新进展。截止目前,全省已累计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50项,市级地方标准400多项。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相配套的畜牧业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无标可依、无标生产的问题已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方面,全省在建或已建成的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达到14家。示范区的示范引导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全省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为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方面,2008年各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共有580家企业申请产地认定,申请认证企业127家,经验收有431家生产单位通过了产地认定,90家企业通过了农业部的产品认证,123家到期的单位经重新审核完成了复查换证。目前,全省有效期内的产地认定单位已达到1377家,认证产品已达到17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