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肝肿大、出血,肝实质及表面有许多虫道,内有幼龄肝片吸虫;体腔内充满大量红棕色液体。一般慢性病例除消瘦、贫血外,主要是肝实质萎缩、变硬;胆管增生、内壁粗糙,胆管内充满虫体。 6、诊断 水洼地是肝片吸虫的滋生地,被感染的牛、羊表现为贫血、消瘦、可视粘膜苍白,根据此症状并结合放牧场地可作出初步诊断。采集患畜的新鲜粪便5~10g,用尼龙筛淘洗法或反复沉淀法可检出肝片吸虫卵,虫卵呈长卵圆形、金黄色,大小为116~132μm×66~82μm,可进一步确诊。 7、治疗 1)西药疗法。硫双二氯酚(别丁),可驱除成虫, 使用后有较强泻下作用,弱羊慎用。治疗患牛时的剂量为40.4~60.0mg/kg体重,1次口服;治疗患羊时的剂量为80.0~100mg/kg体重,灌服。六氯乙烷,以0.2~0.4g/kg体重的剂量计算,大水牛一般用50.0~60.0g;黄牛一般用20.0~30.0g;羊一般用10.0~15.0g。由于六氯乙烷是粉剂,使用时可把药放在斜口竹筒内,筒内先置适量的水,灌药时可1人帮助牵牛鼻,把牛嘴打开后,1人把竹筒往牛口里灌,借竹筒的水把药冲入其食道内。此药副作用小,但喂后有减食现象,个别牛较容易出现肚胀(可缓慢自行康复),一次喂药驱虫率达75%左右。 2)中药疗法。可用赤芍22g,贯众、木通各19g,槟榔、龙胆各31g,泽泻12g,厚朴16g,豆蔻13g,甘草9g,水煎服。犊牛、羊用量减半。 8、预防 1)做好饲养管理。不去有利于淡水螺生长繁殖的地方(如水沟和潮湿低洼处)放牧和割草,尽量在干燥、不利于淡水螺生长的环境中放牧,以减少寄生虫感染的机会。 2)做好饮水管理。给牛、羊等反刍动物饮用清洁的井水、自来水或流动的河水,忌饮用草塘水或脏水。 3)做好驱虫工作。肝片吸虫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和带虫者。因此,驱虫不仅是治疗措施,也是积极的预防措施。驱虫的时间与次数,必须与流行地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每年的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对牛、羊等反刍动物各进行1次驱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