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红1,牟振国2 1.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石家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辖区内有平原、山区和半山区,畜牧养殖范围较广且分散。据记载,1957年平山县开始有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病羊查出,1970年以前共查出流产羊8620只,自1967年开始,畜牧部门和卫生部门协作开展了布病防治工作,落实了人、畜间免疫,捕杀了病羊,净化了羊群。到1971年基本控制了布病疫情的流行蔓延,在以后的20年中, 布病几乎绝迹。1993年开始出现新发病人12例,且以后10年间保持在一个较低稳定的发病水平,到2003年出现了发病迅速增加的现象,达到107例,之后布病疫情居高不下,为了探索布病流行影响因素,为制定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近6年来布病疫情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人间布病疫情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石家庄布病疫情网络专报;监测数据来源于石家庄市疾控中心;畜间相关资料来源于石家庄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 2 结果 2.1人间流行特征 2.1.1地区分布:2005~2010年石家庄市人间布病流行面积比较稳定,流行强度保持恒定,病例主要分布在井陉、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和元氏等山区、半山区畜牧养殖较发达地区。6年间发病率控制在0.81/10万~1.26/10万。6年间,2006、2008、2009、2010年全市各有1次爆发疫情,其他年份均为散发疫情。 2.1.2季节分布:人间布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流行高峰多数年份集中在3~6月份,6年间总病例的51.37%都集中在3~6月份。 2.1.3职业分布:从6年发病情况来看,布病发病以牛、羊养殖人员为主,占总发病的54.11%,6年间有波动下降趋势;其次为务农人员占32.37%,6年间呈上升趋势;第三位为畜牧屠宰贩运人员占5.96%。另外干部、学生及兽医也均有不同程度感染。 2.1.4血检:2005~2010年连续开展了省级布病监测点监测,阳性率由2005年的3.90%上升到2008年的13.11%且逐年增高,而2009年下降到7.94%、2010年又上升到9.88%,见下表。 石家庄市2005~2010年省级人间布病监测点监测情况
2.1.5重点职业人群:2005年重点职业人群14529人,其中饲养12238人、屠宰1029人、皮毛加工729人、其他533人。到2010年重点职业人群24081人, 其中饲养21466人、屠宰1347人、皮毛乳肉加工237人、兽医1023人,其他8人。据统计,2010年布病重点职业人群总数比2005年上升65.74%,说明存在感染机会的人群扩大了。 2.2畜间情况2005~2006年畜间牛、羊、猪存栏量基本不变,2007年存栏量开始减少,2007~2009年间相对保持恒定,2010年又有所减少。2007年畜牧部门开始每年对全市牛、羊进行布苗免疫,免疫率达到95.00%以上。 3 讨论 近6年布病发病率基本保持在一个轻微波动的稳定水平,升降幅度不大。2010年布病重点职业人群总数比2005年上升65.74%,受感染的人群范围扩大了,感染发病的机率增大;人间布病疫点处理规范率由2005年的20.60%上升到2010年的86.30%,通过疫点调查处理血清学监测发现的新病人有所增加;由于检验手段的落后,畜间使用疫苗产生的抗体与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难以鉴别,畜间传染源无法彻底清除,易造成人间感染。2010年畜间牛、羊存栏量较2005年下降61.61%,若感染率不变,畜间传染源数量减少,感染给人间的机会就减小;畜间从2007年开始每年对牛、羊进行布苗免疫,免疫率达95.00%以上,畜间免疫水平免疫水平得到提高,畜间发病减少了,感染人的机会减小。从2009年开始卫生与畜牧部门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有效地促进布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疫点处理及时有效,传染源得到有效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