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5-25 点击: 次 来源:兽药114网 作者:阳光网站 - 小 + 大
抗菌药是一类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是在致病菌、被感染机体和药物性能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下不断发展的。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医学及兽医学上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一类抗生素。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概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1929年,青霉素被作为第一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1945年,头孢菌素C被发现。在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的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因此它们成为β-内酰胺类的代表药物。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分别发展了以6-氨基青霉烷酸及7-氨基头孢烷酸为母核的半合成青霉素类及头孢霉素类抗生素。此后,诺卡杀菌素,克拉维酸(棒酸),硫霉素等相继被发现。在此基础上,分别发展了单环一β丙酰胺类、氧青霉烷、氧青霉烯、碳青霉烯、碳头孢烯等一系列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抗生素(除诺卡霉素A外)都有一个四元的β-内酰胺环。其共有的结构特征是在与氮相邻的碳原子上(2或3位)连有一个羧基,另一个特征是青霉素、头孢菌素、诺卡菌素的β-内酰胺环氮原子的3位有一个酰胺基。β-内酰胺环上的氢,头孢霉素C7上的甲氧基和青霉素的羧基都用α表示,C8(青霉素)和C7(头孢菌素等)的酰胺基团用β表示。近年来,β-内酰胺抗生素进展迅速,除青霉素(Ⅰ)与头孢菌素(Ⅱ)之外,相继出现了在分子中具有碳青霉烯-2(Ⅲ)、青霉烯(Ⅳ)、氧青霉烷(Ⅴ)和单环β-内酰胺(Ⅵ)等新的天然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选择性地作用于细菌胞壁,而动物细胞无胞壁,故对人体及动物安全。这类抗生素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强、毒性低、工业水平高、构效关系明确、可改造性大,因而得到大量开发应用,并在今后相当时期内,仍将是抗生素发展的主流。 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药物品种及性质的差异在兽医临床上的剂型主要以注射用粉针、注射用油针(长效制剂)、可溶性粉、软膏涂擦剂和喷雾剂等存在,尤以注射用粉针通过肌注、静脉滴注、乳房与子宫灌注等最为常见。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有效抑制或杀灭牛型放线菌、炭疽杆菌、螺旋体、气肿疽梭状牙胞杆菌、溶血性梭状牙胞杆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棒状杆菌、丹毒杆菌、结节梭形菌、李氏杆菌、鲑吸虫立克次体、诺卡氏菌属、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属、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用于由上述病原微生物所致的原发性或继发感染性疾病,如放线菌病、炭疽、禽螺旋体病、黑褪病、杆菌性血红蛋白尿、传染性的坏死性肝炎、恶性水肿、破伤风、肺炎、乳房炎、子宫炎、关节炎、化脓的病症、肾盂肾炎、丹毒、腐蹄病、李氏杆菌病、狗立克次体病、呼吸道传染病、禽霍乱、出血性败血病、沙门氏菌病、渗出性皮炎、滑膜炎、马腺疫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及其它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以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氨苄青霉素、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氨苄、硫霉素等最为常用,在猪、牛、羊、马、骆驼、犬、猫、兔、鸡、鸭、鹅、鸽等多种畜禽及水产动物上得以广泛应用。 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五、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 |
上一篇:氧氟沙星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盐酸土霉素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