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12-31 点击: 次 来源:PIC中国公司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的分工进一步细化,养猪业正快速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的投资者、行业人士似乎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这种挑战。当前中国的养猪业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市场价格高峰,这将吸引大量其它社会领域的资金进入这个行业,将有更多新的规模化猪场投入建设。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养猪行业的特点及相关风险,其中对猪群健康方面的风险控制是必须的,绝大多数不成功的养猪生产企业,纠其失败的原因都是相似的:猪群健康出现重大问题,从而使财务状况恶化到不可收使的程度。现实中大部分猪场是在猪群出现了健康问题后才去寻求专业兽医的帮助,但往往因猪场设计的先天因素影响,很难采取非常有效的措施使猪群状况得到根本好转。在学科分类上,猪场设计是畜牧工程专业,属畜牧专业范畴,但在猪场设计、建设过程中充分听取有实践经验的资深专业兽医的意见是有益的和必须的,因一旦猪场建成就很难改动,即使小范围的改动也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收效甚微。 猪场的选址。远离其它养猪场、居民区、屠宰场和主要道路是猪场设计的专业常识,但中国的现实是地少、人多、民间猪散养量大,特别是在传统的养猪密集区更是如此,能满足这种要求的理想场点往往意味着在场地平整、通路、通水、通电等方面需要大量的额外投资,很多时候这种额外投资会超出投资者的承受能力,因此一个场址的选定多数时候是技术要求和所需额外投资二者相互妥协的结果,此时专业兽医的建议应该受到尊重,因为猪场一旦建成位置将不可更改,并且如果位置非常糟糕的话,几乎不可能维持猪群的长期健康。场点周围2km范围内没有猪只饲养、离主要公路1km以上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够利用客观的评估系统,场址的选择将更加科学合理,例如PIC公司的“场址千点评分系统”,系统要求详细调查场点周围10km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包括养养殖场、居民区、各类工厂等)、各类畜禽饲养数量、人口数量、河流、山岭、气候、地形等相关信息并标注在地图上,然后输入专门的计算机软件,根据计算机评分的高低来决定场点的选择。 猪场的布局。自从PIC公司的Hanky发明“三点式”分区饲养的猪场设计模式以来,多区生产体系一直被视为猪场布局模式的理想样板,它无疑对猪场布局的设计理念及养猪工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因标准的“三点式”生产各区间的距离要求大于2km,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在中国除在沿海、沿湖荒滩外很难找到合适的地点。但无论怎样,设计规模超过600头母猪的猪场应该竭力避免采用“单点式”的布局模式,作为替代可以考虑以“三点式”布局为理论基础的“小三点式”布局,即母猪、保育、育肥三区分区生产,但各区间的距离相对于标准的“三点式”布局要小一些,根据实际情况可控制在100-300米以上。此外,如果确实囿于土地、地形等条件限制,设计“小三点式”布局也比较困难的话,“两点式”的布局也优于“单点式”布局,即母猪为一区、保育肥为一区,两区间隔距离可参照“三点式”布局。选择合适的猪场布局结构对猪群保持长期的良好生产成绩至关重要,虽然分区生产增加了基础设施投资,并可能增加预期的生产管理费用,但实践证明,这种投入从长远观点看回报是非常丰厚的。 猪舍及内部设施。“全进全出”是设计猪舍、安排栏位摆放时必须予以考虑和无条件满足的基础和前提,此外猪舍内的栏面应易于清洁、冲洗和消毒;在下水道开放状态下舍内的任何位置都不应有积水;保育、育肥每个单元都要建立独立的饮水加药系统、独立的排污系统;猪舍房檐、赶猪道应有专门的防鸟、防鼠设计;猪舍良好的保温、隔热措施可能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资,但是这样可以使猪群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免受生产损失,特别是在保育舍,好的生产条件可能对成活率等主要生产指标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 |
上一篇:100头基本母猪自繁自养场的设计
下一篇:猪舍结构可能会成为传染病“帮凶”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