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抗热应激中药的应用 抗热应激中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治已病和治未病两方面。 3.1 治已病 中药治已病的报道较少,但是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在中药抗热应激组方中应遵循温病的治则,调整和平衡阴阳,协调热平衡、祛湿、增食欲、助消化才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治疗目的。 宋小勇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十滴水疗法:每只鸡用十滴水0.2~0.5 mL混入冷水喂服,以及用大蒜、薄荷少许煎汁,拌入粉料,灌服,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穆春雷使用白苦藿香汤(白头翁、苦参、藿香、黄柏、黄芩、秦皮各等量)治疗鸡胃肠湿热证:药液加入饮水,药渣拌料,1剂/d,连用3d,鸡群(4000只)全部恢复正常。证明白苦藿香汤既能抗病毒驱杀虫体,又能扶正祛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郭立新利用生脉散(党参80g,麦冬40g,五味子50g,石斛40g,白芍40g,甘草60g,葛根50g,藿香70g,茯苓70g,板蓝根40g,生地40g),加减防治产蛋鸡中暑,共为末,3~4 g/只·d,连用3~5d,用药后即可见到明显效果。张立民以藿香正气散为基础,自拟“清暑散”,加入饲料或饮水中,治疗鸡1784只.有效1623只,治愈1475只,治愈率82.9%。 3.2 治未病 在治未病方面,中药添加剂的报道很多,因其能显著预防热应激,全面协调蛋鸡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中酶的双向调节效果显著,许多学者一直在探究各种抗热应激中药对蛋鸡的影响。 张琳等报道于夏季高温期间在蛋种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1%的3种不同的中药添加剂,结果表明,添加中药方2、方3能够明显提高蛋种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降低种蛋淘汰率(P<0.05),说明合理的中药组方可以改善高温季节蛋种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汪德刚研究了以黄芪、党参、刺五加、当归、淫羊藿5种药物为蛋鸡产蛋期添加剂组方对蛋鸡产蛋和鸡蛋品质影响的观察。该组方具有健脾养胃、益气生血的功效。中药药理研究显示,方中药物对机体抵抗力、适应力与免疫力有良好的调节效应,并有类性激素样作用,从而对机体代谢产生了良好的综合调节效应。用于蛋鸡生产产生了较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姜爱庆等用石膏、藿香、黄柏、苍术等组成清凉散冲剂,对35日龄、体重接近的农大3号蛋鸡喂药,试验结果说明,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都有升高的趋势。中药中某些活性物质或有效成分通过调节酸碱平衡、皮质醇,从而缓解蛋鸡热应激条件下的呼吸性碱中毒。同时高温用药组中的中药能提高机体代偿能力,对交感神经的兴奋起一定抑制作用,使血流中红细胞凝集性降低,故用药组比高温对照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要低。 4、展望 热应激发生发展的机理迄今尚未清楚,所以抗热应激添加剂的研究目前也只能停留在缓解热应激综合征这一对症治疗的水平上。《素问·四气渊神大论》云,“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笔者以为,无论是在自然热应激条件下,还是在人工热应激条件下,抗热应激中药虽然显著提高了饲料报酬,缓解了热应激对蛋鸡的不良反应,提高了蛋鸡的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其实是在慢热应激条件下进行的试验,属治未病的既病防变,而非未病先防。而且,中两医结合的研究应用尤其多,所以抗热应激中药未病先防的作用.在蛋鸡生产的应用前景广泛,中西医结合仍可能成为研究热点。此外,热应激蛋白的变化是衡量动物机体受到应激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标,HSPs(heat shock proteins)作为应激调控蛋白对阐明动物的应激机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蛋鸡热休克蛋白的报道很少,抗热应激中药对蛋鸡热休克蛋白的影响,也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