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预警预报 > 文章

我国亟待加强奶牛重大疫病预警体系建设

时间:2011-01-13    点击: 次    来源:首届中国奶业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疯牛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海绵状脑病,以中枢神经组织发生空泡变性为特征。病牛常表现出神经紧张或焦躁不安、恐惧、惊跳反射增强,具有攻击性,对声音及触摸等的感觉过敏或反射亢进,以及部分神经功能紊乱性症状,其神经系统呈现亚急性或慢性退行性变化。疯牛病首先于1986 年在英国发现,随后波及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近几年因疯牛病的流行,随着由同一致病因子PrP 引起人的变异型克雅氏症的出现,导致了全世界对该病的恐慌。疯牛病的快速准确诊断对于控制该病的传播与扩散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11月,OIE发布公告,确定临床症状检查、组织学检查、PrPSc免疫学检测、转基因动物等方法为检测疯牛病的有效方法;其中,PrPSc 的免疫学检测又包括免疫组化、SAF分离法、Western blot(Prionics公司试剂盒检测)、ELISA检测和其他正处于发展改进过程中的方法,有研究表明,通过对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ELISA 三种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后,认为免疫组化操作简单、结果容易判断、价格低廉,是较适合我国使用的检测方法。而在目前的众多检测方法中,PrPSc 检测对疯牛病的诊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但由于在感染PrPSc时不产生抗体,无免疫反应,感染前期症状不明显,因此,目前疯牛病的诊断方法大部分是检测脑组织中的PrPSc ,且往往是在疾病的后期。虽然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疯牛病,但我国常年从国外大量进口奶牛及冻精和胚胎,因此需要加强检疫,据疯牛病于国门之外。因此,尽快研制出检测疯牛病的高灵敏度手段十分紧迫。
  其它牛传染病,如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也应重视其诊断方法的研究与推广。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PCR或RT-PCR等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检验方法。应加强对现有方法的评估及标准化研究,并针对实际需要研制快速检测等新方法。
  除了改进和提高单个疾病的诊断方法之外,针对临床上多种疫病并存,混合感染等复杂情况,应该发展高通量的,能同时诊断监测多种疾病的新方法。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监测疫病的基因芯片,蛋白质/单克隆抗体芯片,多重实时PCR方法,ELISA阵列等新方法的研制与推广应用成为可能,生物高科技生产的特异灵敏的试剂结合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将可以达到疫病监测的仪器化,自动化,“傻瓜”化,为疫情实时测报和预警及时提供大量的高质量信息。
  3.2 完善与加强重大疫病预警网络建设
  监测是对一个地区疫情实施预警的前提。自20世纪来,发达国家的动物卫生政策逐步由单一的消灭重大动物疫病转向以监测为主要手段的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完善的预警网络体系是实现重大疫病预防和控制的根本保证,包括兽医卫生的管理体制、动物疫病监测系统、及强大的技术支撑等。


  3.2.1 深化兽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兽医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制约动物重大疫病有效防疫与控制的主要因素。2005年5月17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对现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指导方针。各地正在按照“一要稳定、二要改革、三要建设”的要求,对兽医体制进行试点与逐步改革。继续推动与完善我国的兽医体制改革是加强奶牛重大疫病预警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
  兽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国际通行的官方兽医制度。官方兽医制度是指实行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职能分开,突出兽医统一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政府对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负总责,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实行层级管理。在省级建立独立的兽医监督机构是官方兽医制度的主体,负责全省防疫、检疫及畜产品安全的执法监督。兽医监督机构实行省以下的垂直管理,地、县的兽医监督机构作为省级派驻机构。兽医监督机构内的官方兽医由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论证,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并依照公务员管理,工作经费由县财政直接开支。同时,县级结构向乡镇及大型养殖企业派驻机构与人员,在上级防疫机构的指导下,组织实施防疫工作。
  我国奶牛养殖主要以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饲养管理水平低,牛群体质差,抗病能力不强,且农民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弱。因此,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疫病防制方针,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在奶牛重大疫病的防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曾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理顺兽医体制,提高队伍素质,真正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有人做事,有钱做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2.2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系统建设。实行重大疫病检疫、定期监测报告是奶牛重大疫病预警网络的重要工作内容及疫病有效防制的基本措施。动物疫病监测系统是实施疫病检疫、定期监测的职能机构。
  自我国1998年《动物防疫法》及2002年《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执行以来,国家投入近20亿元,基本解决了市、县级防疫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动物疫病国家级实验室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建成了口蹄疫、猪瘟、禽流感、鸡新城疫的参考实验室,及国家疫病诊断实验室和外来病跟踪检测实验室,全国已建成300个疫情测报站,150个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几乎覆盖了我国的所有养殖地区。因此,我国已初步建成由中央、省、县三级及技术支撑单位组成的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包括国家级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省级监测中心、县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和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技术支撑单位包括国家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及相关国家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
  应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检测条件,保证系统的高效运作,加强现代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与检测水平。为了拓宽动物疫情信息来源的渠道与范围,应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兽医门诊、海关进出境检疫等单位或部门逐步纳入到动物疫情测报体系之中。
  3.2.3 建立与规范执业兽医队伍。我国在兽医体制改革中,要明确执业兽医与官方兽医的职责分工。执业兽医应负责动物疫病诊疗、兽药和疫苗销售生产活动等经营性服务。兽医服务市场化可以解决农民“想致富,缺技术,扩规模,怕疫病”的恐惧心理,有利于奶牛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官方兽医则负责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食品安全和检验等公益活动。同时,执业兽医与官方兽医要协调发展。由于我国奶牛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不高,官方兽医的任务可能非常繁重,因此,可以将部分任务授予执业兽医。官方兽医对执业兽医进行管理与监督,为兽医服务市场化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上一篇:2010年下半年猪病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下一篇:2011年秋季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分析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