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牛羊病防治 > 文章

犊牛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时间:2011-01-09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 流行病学调查
    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一般以12—4月份和10—11月份多发,其中12—4月份发病率最高(21.26%和18.87%)。就发病日龄来看,大肠杆菌主要侵害1月龄以内的犊牛,其中10日龄以内犊牛发病率(30.27%)和病死率(54.73%)最高;11—20日龄发病率(19.10%)和病死率(47.06%)其次;20日龄以上犊牛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9.75%和27.45%。
    2 临床观察
    多数犊牛病初体温升高达41℃左右,数小时后开始下痢,体温降至正常。急性者在1—3 d内死亡,病程长者可达1—4月。病犊牛一般均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明显减退、消瘦,有个别病例甚至出现中毒性神经症状。眼结膜充血,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腹泻病例粪便初期呈黄色糊状如粥样,后呈灰白色水样,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及大量泡沫,多呈酸败气味。长期腹泻的病犊牛肛门失禁,常伴有腹痛症状,在后期多数因脱水衰竭而死亡。没有死亡的病犊牛,恢复很慢,发育迟滞,营养不良,有的常伴发关节炎,病牛活动受限。
    3 病理剖检
    剖检可见真胃内有大量凝乳块,真胃黏膜充血水肿,覆有多量胶状黏液,皱褶部有出血。肠内容物常混有血液和气泡,气味恶臭,并伴有脱水病变。小肠黏膜充血,部分病例肠上皮脱落,肠内充满血性黏液,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瘀血肿胀,外观和切面呈黑色。多数病例肝脏、肾脏、脾脏等实质器官及心内膜有出血点,胆囊内充满黏稠的暗绿色胆汁。
    4 细菌学检查
    4.1 形态检查
    取新鲜自然病死犊牛心血涂片,肝、脾、肾、淋巴结触片,肛门拭子涂片,革兰氏染色。镜下见革兰氏阴性杆菌。
    4.2 细菌分离鉴定
    病样接种于普通肉汤,置37℃温箱培养16—18h,然后将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培养,24 h后挑取平板上可疑菌落抹片染色镜检,后将疑似菌落少许再接种于鲜血培养基24 h后观察。肉汤培养物浑浊,形成菌环,有粪臭味;麦康凯平板上长出圆形、边缘整齐的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培养24h后均为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中等大小圆形菌落,染色镜检均为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杆菌。疑似菌落24h后在鲜血培养基上表现为p溶血。纯化溶血菌落待用。
    4.3 运动性检查
    取分离菌株做半固体穿刺,37℃培养24h后观察试验结果。分离菌株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如毛刷状生长,有运动性。
    4.4 生化试验
    分离的细菌可发酵下列糖类产酸产气: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棉子糖、果糖、木糖,缓慢发酵蔗糖,不发酵卫矛醇。靛基质试验、M.R试验阳性;V.P试验、明胶试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阴性。三糖铁斜面和底部均变黄。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与大肠杆菌基本符合,可判定其为大肠杆菌。
    4.5 毒力检查
    4.5.1 致病性检查
    将分离菌的肉汤纯培养物经平板计数,调整其含菌量为1.0X10 9cfu/L,对7只健康小白鼠分别腹腔注射0.4—0.5 mL,另2只小白鼠为对照注射无菌肉汤培养基,24—48 h死亡或发病者取肝脏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并取病料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结果对照组小白鼠观察至6 d,均健活。试验组小白鼠于接种后16—32 h全部死亡,剖检死亡小鼠可见实质器官充血、瘀血、肝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整个小肠黏膜出血,内有血性黏液,与自然病死犊牛病变相符,从病死小白鼠的实质器官再次分离到与自然病死牦牛相同的细菌。

上一篇:奶牛前胃疾病的综合治疗原则

下一篇:奶牛产后恶露不尽的中药治疗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