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牛羊病防治 > 文章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的防治

时间:2010-08-1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成年羊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间或伴发间质性肺炎或间质性乳房炎;羔羊常呈现脑脊髓炎症状。
    本病分布于世界很多国家。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甘肃、贵州、四川、陕西和山东等省发现本病。
    病原: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prine arthritis-encephalitis vires)属于反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属(Lentivims)。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与梅迪-维斯纳病毒相似,含有单股RNA,有囊膜。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是囊膜蛋白gpl35和核芯蛋白严,这两种抗原与梅迪-维斯纳病毒的gpl35、严抗原之间有强烈的交叉反应,因此可用梅迪—维斯纳病毒抗原来诊断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
鸡胚、小鼠、豚鼠、地鼠和家兔等实验动物感染不发病。无菌采取病羊关节滑膜组织制备单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经2~4周细胞出现合胞体。山羊胎儿滑膜细胞常用于病毒的分离鉴定。
    流行病学:患病山羊,包括潜伏期隐性患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途径以消化道为主。在自然条件下,绵羊不感染。无年龄、性别、品系间的差异,但以成年羊感染居多。水平传播至少同居放牧12个月以上;带毒公羊和健康母羊接触1~5d不引起感染。呼吸道感染和医疗器械接种传播本病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感染本病的羊只,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常不出现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只有通过血清学检查,才能发现。一旦改变饲养管理条件、环境或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的刺激,则会出现临床症状。
    发病机理:本病病毒由消化道侵入血流后首先侵染单核细胞,以前病毒状态整合到单核细胞的染色体中,当单核细胞进入脑、关节、肺脏和乳腺靶器官转化为巨细胞之后,前病毒被激活并释放子代病毒进一步感染靶细胞使病毒抗原量大增,从而引起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生为主的炎症反应。
    症状:依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型:脑脊髓炎型、关节型和间质性肺炎型。多为独立发生,少数有所交叉。但在剖检时,多数病例具有其中两型或三型的病理变化。
    脑脊髓炎型:潜伏期53~131d。主要发生于2~4月龄羔羊。有明显的季节性,80%以上的病例发生于3~8月间,显然与晚冬和春季产羔有关。病初病羊精神沉郁、跛行,进而四肢强直或共济失调。一肢或数肢麻痹、横卧不起、四肢划动,有的病例眼球震颤、惊恐、角弓反张。少数病例兼有肺炎或关节炎症状。
    关节炎型:发生于1岁以上的成年山羊,病程1~3a。典型症状是腕关节肿大和跛行。膝关节和跗关节也有罹患。病情逐渐加重或突然发生。透视检查,轻型病例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重症病例软组织坏死,纤维化或钙化,关节液呈黄色或粉红色。
    肺炎型:较少见。无年龄限制,病程3~6个月。患羊进行性消瘦,咳嗽,呼吸困难,胸部叩诊有浊音,听诊有湿罗音。 
    除上述三种病型外,哺乳母羊有时发生间质性乳房炎。
    病变:主要病变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四肢关节及肺脏,其次是乳腺。
    中枢神经:主要发生于小脑和脊髓的灰质,在前庭核部位将小脑与延脑横断,可见一侧脑白质有一棕色区。镜检见血管周围有淋巴样细胞、单核细胞和网状纤维增生,形成套管,套管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包围,神经纤维有不同程度的脱髓鞘变化。
    肺脏:轻度肿大,质地硬,呈灰色,表面散在灰白色小点,切面有大叶性或斑块状实变区。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空虚或充满浆液及黏液,镜检见细支气管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甚至形成淋巴小结,肺泡上皮增生,肺泡隔肥厚,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临近细胞萎缩或纤维化。
    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波动,皮下浆液渗出。关节囊肥厚,滑膜常与关节软骨黏连。关节腔扩张,充满黄色粉红色液体,其中悬浮纤维蛋白条索或血瘀块。滑膜表面光滑,或有结节状增生物。透过滑膜可见到组织中钙化斑。
    乳腺:发生乳腺炎的病例,镜检见血管、乳导管周围及腺叶间有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细胞渗出,继而出现大量浆细胞,间质常发生灶状坏死。
    肾脏:少数病例肾表面有1~2mm的灰白小点。镜检见广泛性的肾小球肾炎。
    诊断:依据病史、病状和病理变化可对临床病例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目前广泛使用的血清学试验是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
    防制:本病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治疗方法。防制本病主要以加强饲养管理和采取综合性防疫卫生措施为主。加强进口检疫。禁止从疫区(疫场)引进种羊;引进种羊前,应先作血清学检查,运回后隔离观察1a,其间再做两次血清学检查(间隔半年),均为阴性时才可混群。
    采取检疫、扑杀、隔离、消毒和培育健康羔羊群的方法对感染羊群实行净化。羊群严格分圈饲养,一般不予调群;羊圈除每天清扫外,每周还要消毒1次(包括饲管用具),羊奶一律消毒处理;怀孕母羊加强饲养管理,使胎儿发育良好,羔羊产后立刻与母羊分离,用消毒过的喂奶用具喂以消毒羊奶或消毒牛奶,至2月龄时开始进行血清学检查,阳性者一律淘汰。在全部羊只至少连续2次(间隔半年)呈血清学阴性时,方可认为该羊群已经净化。

上一篇:羊支原体性肺炎的防治(一)

下一篇:羊蓝舌病的防治(1)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