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头小摊成为顶流:“鸡排哥” 成功的原因分析 在江西景德镇五中门口,一位身着白色 T 恤的中年摊主近期成为 “现象级网红”。其名为李俊永,凭借 “鸡排 6 元免费送,塑料袋 6 元” 的幽默话术,以及 “学生价 5 元”“4 点半后专注学生群体” 的精准市场定位,在短短 10 天内于社交平台收获 100 万粉丝。其摊位前每日排起百米长队,甚至促使城管部门专门为其规划便民摊位区。 (一)情绪价值成为破圈关键因素 与传统摊主默默劳作不同,李俊永将鸡排售卖过程转变为 “沉浸式脱口秀”。在炸制鸡排时,他会调侃 “油温 180 度,和我对你的热情一样滚烫”;递餐时叮嘱 “小心烫嘴,就像小心被我迷住”;即便是拒绝插队,也充满趣味,如 “你看后面的小姐姐都等成望夫石了,我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有顾客统计,购买一份鸡排能收获 8 - 10 句互动金句,网友戏称 “6 元买鸡排,50 元买快乐” 。这种独特的交流模式,使原本普通的购买行为演变为一场充满欢乐与惊喜的社交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在快节奏生活中对于有温度交流的需求,如同在枯燥日常中注入一剂欢乐强心针,极具吸引力。 (二)20 年坚守的 “反网红” 运营逻辑 在流量迅速更迭的时代,李俊永的 “慢哲学” 显得尤为稀缺。他坚持每天凌晨 3 点手工腌制鸡排,20 年来价格基本稳定(学生价仅从 4 元涨至 5 元) 。暴雨天会撑伞护着排队顾客的书包,还会为老顾客预留最后一份鸡排。正如熟客付女士所言:“他记住每个常客的口味,连我不爱吃辣都记得,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比鸡排更暖。” 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以及对顾客的用心服务,在追求快速变现的网红浪潮中,虽格格不入,但格外令人动容,展现出小本生意中的大情怀以及坚守的力量。 二、鸡排产业的变革:从街头到商超的全方位转型 鸡排哥的爆火,意外反映出整个鸡排产业正在经历的 “冰火两重天” 局面 —— 街头小摊凭借情绪价值突出重围,而食品大厂则在产品与渠道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一)产品创新:从传统裹粉油炸到多元化创新融合 原料革新:健康理念开辟新赛道: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健康成为鸡排原料创新的核心导向。春雪食品推出 “轻享生活” 系列,其中阳光番茄鸡胸排采用 NFC 番茄汁腌制,让消费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摄取天然维生素 C;选用的无抗鸡肉从源头杜绝抗生素,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要求 。大成食品的 “无忧本膳” 无抗橄榄油鸡扒,专门适配空气炸锅,其脂肪含量相较于传统鸡排降低 35%,使健身人士和注重健康的消费者能够放心享用 。好得睐的黑松露味鸡排,以 0 添加酱料打造出米其林级风味,成功赢得一二线城市中产家庭的青睐,为其提供高品质的餐桌体验 。 形态突破:打破传统长方形裹粉定式:永达食品首创 “冰淇淋型芝士鸡排”,打破传统鸡排长方形的刻板形态,螺旋状造型新颖有趣,且能拉丝 30cm,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引发打卡热潮,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产品 。瑞发德的 “口袋鸡排” 创意独特,自带酥皮外壳,一口咬下,爆浆芝士流心四溢,完美契合早餐手抓场景,为快节奏生活中的消费者提供便捷又美味的选择 。山东佳禾利另辟蹊径,以晶莹大米替代面包糠,制作出的香米香鸡排煎制后自带谷物清香,并主打 “减脂期优质蛋白”,在健康饮食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 口味拓展:全球风味的本土化创新:正大食品的港式夹芯鸡排,将黑椒番茄酱融入内馅,独特的酸甜开胃口味深受 Z 世代喜爱,让他们在品尝鸡排时领略到港式风情 。密州香的 “辣辣排” 巧妙运用四川藤椒与古法腌制,辣而不燥的独特风味迅速成为夜市热门美食,满足了消费者对辣味美食的喜爱 。水果也与鸡排跨界融合,玫瑰味、牛油果味鸡排通过 NFC 原浆锁鲜,将水果的清新与鸡排的鲜嫩完美结合,在轻食沙拉场景中销量激增 60%,为追求健康与美味的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