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管理

保育和育肥猪只饲养管理技术

日期:07-07 作者:佚名- 小 + 大

规模化猪场保育和育肥猪只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系统且精细的工作,关乎猪只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

一、保育猪(断奶至 70 日龄)饲养管理

1. 环境控制

温度与湿度:断奶后的第1周,猪舍温度需严格保持在28 - 30℃,因为刚断奶的仔猪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适宜的温度能减少应激反应。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稳定在24 - 26℃。湿度应控制在60% - 70%,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和寄生虫,引发疾病;湿度过低则会导致猪只呼吸道黏膜干燥,降低抵抗力。当湿度过高时,可开启风机进行通风换气,每小时换气 10次;湿度过低时,可在地面适当洒水来增加湿度。

密度管理:合理的饲养密度对于保育猪的生长至关重要。每平米饲养8 - 10头,每栏不超过20头。过高的密度会使猪只活动空间受限,容易引发打斗、咬尾等应激行为,还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2. 营养过渡

饲料选择:断奶后的14天内,应使用高消化率的断奶料,其粗蛋白含量≥20%,并添加3%乳清粉。高蛋白质和乳清粉有助于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同时易于消化吸收。之后逐步过渡到保育后期料,粗蛋白含量为18%,以适应仔猪生长发育的变化。

饲喂方式:采用每天饲喂5 - 6次的少喂多餐方式,有助于减轻仔猪肠胃负担,提高饲料利用率。断奶第1周每头猪日喂量控制在200 - 250g,之后每周递增100g,根据猪只的生长情况合理调整喂量。

3. 健康管理

断奶应激防控:断奶对仔猪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应激源,容易导致腹泻等疾病。断奶前3天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500g/吨),可以补充仔猪因应激而流失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断奶后肌注维生素B12(1mg/kg),有助于增强仔猪的免疫力,降低腹泻率。

疫苗免疫: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35日龄免疫猪瘟疫苗(2头份/头),42日龄免疫蓝耳病疫苗(1头份/头)。在免疫前后1天不转群、不消毒,以减少应激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二、育肥猪(70 日龄至出栏)饲养管理

1. 分群与密度

分群原则:按体重分群,体重差异≤5kg,每栏饲养10 - 15头,每头占地面积1.2 - 1.5㎡。这样可以避免强弱争食,保证每头猪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促进均衡生长。

环境优化:在高温季节,猪舍安装湿帘+风机,当气温超过30℃时开启(风速1.2m/s),可以有效降低猪舍温度。同时在屋顶铺设遮阳网(遮光率70%),减少阳光直射,为猪只创造凉爽舒适的生长环境。

2. 营养与饲喂

饲料配方:根据育肥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饲料配方。育肥前期(70 - 120日龄),粗蛋白含量为16% - 17%,赖氨酸 0.85%,日喂量2.5 - 3kg/头,以满足猪只快速生长的需要;育肥后期(120日龄至出栏),粗蛋白含量为14% - 15%,赖氨酸0.7%,添加 0.5%油脂提升能量,有助于猪只沉积脂肪,提高瘦肉率。

饲喂方式: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保证料槽不断料,让猪只随时都能吃到饲料。同时提供清洁饮水(水温18 - 22℃),夏季可在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2kg/吨),以调节猪只体内酸碱平衡,缓解热应激。

上一篇:高温高湿季节育肥猪的管理要点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