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季节对育肥猪的生长和健康带来了诸多挑战。猪只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热应激,导致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引发疾病。如果栏舍温度高于猪舒适温度2℃以上,育肥猪的采食量会下降。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对于保障育肥猪的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益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育肥前期管理、环境控制、营养供给、疾病防治、生产管理、消毒、通风、饲养密度和饮水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高温高湿季节育肥猪的管理要点。 一、育肥前期管理(断奶至育肥前15天) 1,环境准备 (1)预热猪舍:转入前24小时预热保育舍至28℃,后续每周降温1℃,10周龄时降至21-22℃。 (2)设备检查:确保加热设备、饮水器(每栏2个,高低错开安装)工作正常,无堵塞漏水。 2,减少应激 (1)休息与适应:长途运输后提供3小时充分休息,再给予饮水(可添加多维电解质)。 (2)限制采食:运输当天限制采食量,避免消化不良。 3,分群管理 (1)合理分栏:按体重、强弱、公母分群,保证密度(漏缝地板0.26-0.37㎡/头)。 (2)三点定位训练:从第一天开始引导定点采食、休息、排便,保持卫生。 4,弱仔护理 特殊护理栏:及时隔离瘦弱、受伤猪只,提供红外灯保温(28-30℃)和易消化粥料。 二、育肥舍环境控制 1,物理降温 (1)遮阳隔热:屋顶铺设遮阳网或喷涂反光涂料,外墙加装泡沫板。 (2)通风降温: 纵向通风:安装大功率风机(配合水帘效率提升30%),进风口避开猪体 喷雾/滴水:育肥猪每日喷淋2-3次(避开喂料时段);母猪颈部滴水(5-10分钟/小时)。 2,温湿度监控 (1)温度标准:育肥猪最适温度15-22℃,超过27℃需启动降温措施。 (2)探头位置:悬挂于猪肩高度,远离风口、热源,避免猪啃咬。 (3)湿度控制:保持60%-70%,过高时加强通风,湿帘水量调至适度湿润。 3,猪群行为观察 扎堆表示寒冷,分散喘气表示过热,发抖需升温,舒展四肢为舒适状态。 三、营养与饲喂管理 1,饲料调整 (1)提高营养浓度:增加5%-10%能量和蛋白质(如添加脂肪),补充维生素C(200g/吨)、维生素E。 (2)防霉防氧化:料槽每日清理残料,饲料添加防霉剂(如丙酸钙)。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