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营养

益生菌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日期:04-02 作者:乔富博 陈静- 小 + 大

在我国畜牧业中,随着严禁使用抗生素政策的实施,生物饲料已成为替抗饲料的主力选择。发酵饲料作为生物饲料的重要分支,在提升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不仅能提高饲料营养价值,保持肠道内微生态的均衡,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动物的消化能力。此外,发酵饲料还能介导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从多方面增强动物免疫力。同时,发酵饲料还具备绿色、安全、无残留等一系列优点,有效减轻了养殖业对环境的危害。文章对发酵菌的分类、发酵工艺、发酵饲料的应用以及当前发酵饲料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为降低对抗生素的过度依赖,保障我国的动物营养及公众健康,从2020年起,我国已完全禁止在饲料里添加抗生素。由于我国养殖业并未像国外已经实现病毒净化,传染病仍然大肆泛滥,因此绿色,安全的替抗饲料研发成为研究的热点。生物饲料是指由一系列生物工程开发技术(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生产的饲料。发酵饲料作为生物饲料的重要部分,成为一种理想的替抗饲料。目前,我国养殖业饲料资源严重短缺,秸秆和糟渣类等农副产品又因为含有抗营养因子等原因导致动物采食后消化吸收差,不能使用而被严重浪费,而发酵饲料就可利用这些农副产品作为底物进行微生物发酵,降解其中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的含量,抑制饲料中有害菌的繁殖,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和肠道健康。这样既缓解了抗生素危害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又充分实现变废为宝,扩展了我国饲料资源。

一、发酵饲料的概述

动物健康养殖对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优质绿色饲料则是生产高品质、安全动物产品的关键。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农业农村部相继推出了相关政策,将生物饲料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产品,这为饲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2018年3月1日,中国实施了生物饲料领域首部团体标准——《生物饲料产品分类》。参照国际和中国饲料分类法,根据原料、菌种或酶组成和营养特性,将生物饲料分为4个主类。

经专家多轮讨论,确定核心技术包括发酵、酶解和菌酶协同发酵三大工艺。发酵饲料通过使用微生物、复合酶和有机酸等物质作为发酵剂,采用单一或混合菌种的协同作用,将原料降解成含有微生物菌体蛋白、氨基酸、益生菌和复合酶制剂等成分的生物发酵饲料。发酵饲料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提升动物营养物质摄入,改善饲料的品质和口感,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同时还能提高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和具备抗氧化功能。此外,发酵饲料对于增强动物的免疫力也有明显的效果。通过这些特性,发酵饲料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发酵底料的来源

目前,发酵饲料的来源主要分为常规饲料和非常规饲料两大类。常规饲料主要包括谷物类(如玉米、大豆)和牧草等传统饲料原料。而非常规饲料则包括了酵母蛋白、麸皮秕壳、秸秆类饲料、非常规饼粕类(例如南瓜籽饼、胡麻籽饼、油橄榄籽饼和茶籽饼等)以及糟渣类(如酒糟、甘薯渣、果渣等)。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非常规饲料的产量相当可观,其中秸秆秕壳类等副产品每年生产约9.4亿吨,糟渣类每年约产1.7亿吨,饼粕类每年约产2300万吨。然而,这些非常规饲料虽然产量大,却存在一些问题。其含有大量抗营养因子(如植物凝集素、生氰多糖等)和有毒物质,导致其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极低。同时,这些饲料水分高,容易腐烂变质,而且由于是加工后的农副产品,粗纤维含量和木质化程度高,导致适口性和风味差,因此在动物饲料生产中的应用较少。通常情况下,这些非常规饲料会被丢弃或焚烧,这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了大量饲料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饲料资源可持续发展。因此,发酵饲料的研究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发酵过程改善了这些非常规饲料的品质,使其能够被更广泛地用于动物饲料生产,从而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花生粕品质鉴定与掺假识别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