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丝、片、丁、块、茸、粒、末、泥,蒸、煮、炖、爆、酱、炸、炒、熏、焗……中国禽肉美食的刀工与烹饪方法别说外人听了懵圈,即使是国人也难以悉数掌握。 从小鸡炖蘑菇、新疆大盘鸡、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到叫花鸡、口水鸡、白切鸡、辣子鸡,再到北京烤鸭、固始鹅块,直至南京盐水鸭、石岐乳鸽,自北而南,由东至西,可谓群禽荟萃,美食如珠,实难尽数囊括。各有风貌,别具风味,也各有各的文化背景和传说佳话。即使你能走遍全国,也吃不过来,挂一漏万,这就是中国传统禽肉美食的独特魅力。 鸡功最巨,诸菜赖之。清代随园老人袁枚的《随园食单》(1792年出版)将鸡肉归为羽族之首,鸡在食物链中身居高位,以至于许多菜肴都需仰仗鸡肉来提升味道,增加营养,足见中国食鸡的历史与文化悠长。 而今,袁枚的时代已过去两个多世纪,世界羽禽食材江湖烽烟再起,禽肉正在逐渐回归肉类霸主地位。反观中国,肉禽产业羽翼虽逐渐丰满,但其对社会的贡献却被严重低估,值得深思。 产业理性趋势不明显 不同的地区、国家和民族都有不同的肉类消费偏好,这是事实,但现在看来正在殊途同归。在经历了以牛肉、猪肉为主的消费时代,世界肉类结构已由禽肉唱主角。2016年,禽肉产量首次超过猪肉成为第一大肉类,这是世界肉类消费的整体趋势,而且禽肉在未来依然是全球产量最大、消耗量最大的肉类。肉类消费趋势正步入以减量化、轻量化、精细化、节约化为特征,追求能量、营养均衡与统一的新食尚。 我国肉禽产业的发展基本与世界同步。近年来我国肉禽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白羽肉鸡产业的发展最为明显。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中国禽肉产量居世界第一,达2380万吨。因其自给率、规模化程度、产业化程度、出口竞争力,肉禽产业被国家畜牧管理部门誉为最放心的“优等生”之一,可谓肉禽产业发展的显著成就。 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鸡产业景气指数显示,2023年我国白羽肉鸡产值2195亿元。其余的黄羽肉鸡和肉鸭产值过千亿元,肉鹅500多亿元。大致估算,肉禽产值在5000亿元左右。相比于1.7万亿元的生猪产业,肉禽产业无法企及,但其作为全球肉类理性消费的品类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因为在我国,一猪独大的格局尚难改变,这在各地肉禽产业的政策、资本、技术、科研上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随着国人消费“肉达峰”的出现,应该思考我国肉类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布局,是要“一猪独大”,还是“六畜兴旺”?对于同时拥有世界产能排名第一的肉禽与生猪两大产业的我们,或许需要转换政策取向,果断将资源投向节点行业和关键领域,以释放产业潜能。经济学研究表明,因为没有政府的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的支持,那些资本回报小于社会回报的行业往往面临投资不足的情况,难以成为新的节点行业,无法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肉禽产业即是如此。 消费理性彰显不充分 吃肉与健康从来都是个颇受关注的话题。进入21世纪的头10年,营养过剩就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风险,这也是禽肉风靡世界的重要背景。更为重要的是,禽肉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高蛋白,而且价格普遍低于猪肉、牛肉和羊肉的优势显著。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数据显示,每100克禽肉的脂肪含量为9.4克,比猪肉低20.7克。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总量比重为62.77%,比猪肉高约12个百分点。 消费习惯使然,我国消费者红肉摄入过量引起脂肪摄入过量,是居民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统计显示,除去从养殖场到居民餐桌的全产业链损耗浪费及不可食用的部分,我国居民平均每日肉类摄入量约126克,其中红肉摄入量占78.4%,红肉摄入量是相关健康膳食模式推荐量的7.1倍,是推荐上限的3.4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疾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城乡居民的人均脂肪供能比均超过推荐上限,其中全国平均每标准人膳食脂肪供能比为34.6%。从科学膳食供能比的角度看,脂肪供能比上限为30%。从人数上看,脂肪供能比超过30.0%的人数比例为63.6%。 可以说,禽肉作为红肉替代肉品用于减低脂肪摄入上潜力巨大,只是这种选择理性何时才能真正触达消费者内心,尚未可知。 |
上一篇:浅析我国鸡蛋品牌化建设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