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业篇

中国蛋鸡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日期:06-26 作者:马骥- 小 + 大

谈生鲜其实就是产品。商品是什么?最起码有标志,LOGO、包装。商务部门管商品,农业部门管产品。市场来讲,到底是农业部门管鸡蛋还是商务部门管鸡蛋?今天的品牌化发展程度比较高,关于市场的监测,质量的监管,主要是市场监管局。商品的问题就是商务,这就是产品和商品。产品有很多属性,过渡到商品的属性,确实是很多。产业链比较短,样本的留置,一般来讲,农产品都会有样本留置问题。生产的主体,最主要是农户,规模比较小,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可以调头,比较乱。看价格低,本来该上蛋鸡补栏,却不补了。本来应该好好去养,不养了。还有一点,就是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过于依赖于组织。

国外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我们国家的协会联盟太多了。但是真正能够联合起来的产业化组织,发挥的作用其实还是比较少的。容易调头,容易乱,一遇到蛋价低的时候整个市场乱了,一遇到风吹草动,整个产业乱了。非洲猪瘟背景下,猪肉价格提升了,然后蛋鸡产业猛烈发展。我把它称为“站在非洲猪瘟的生猪脊背上的飞鸡”发展很快,大家一下子能够投入进去,进行投资,但是比较乱。短的话有好处,就是容易联合,这是我们产业本身的一些好的地方,一些优势的地方,但也有一些问题。把产业链的这些视角如果搞清楚的话,可能这些问题会看得更透彻一些。

从政策的角度来讲,国家一方面实行严格的归置政策,归置制度、政策手段现在越来越多。在蛋鸡产业至少两块,实际归置性的政策是为产业发展树立起来两个门槛。第一个门槛,先说养猪,把环境问题先解决,粪污能不能解决?粪污不解决,关掉,也别说再去养蛋鸡、肉鸡、养牛、养猪,第一步的门槛都迈不过肯定不行了。所以中国蛋鸡的产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栏要跨过。

第二个门槛,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最起码要符合质量标准。2019年开始,我们知道新的《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另外从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手段,新的技术现在也用上。而且从法律保障来讲,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政策,一出问题别说养殖者,中间流通都会追溯。追溯到你,你就要承担责任。因此,我认为在食品安全方面蛋鸡门槛更高。所以今天的蛋鸡,我认为在归置政策下,确实面临着这两道门槛,而且这两道门槛一定要跨好,这是最大的政策。

再看革新态势,蛋鸡产业今天发展的情况,我总结了几条,不同的阶段。

第一,看问题一定要抓主体。小规模到大规模,过去养1千只叫个体户,养5千只叫小老板,养1万只叫CEO,养5万只叫董事长。今天蛋鸡产业,我刚才讲过了1万只,平均的规模,所以大家从这个角度来讲,规模都很大。

第二,员工。过去讲究劳动密集型,我曾经到安徽去调研,看到蛋鸡企业里年龄大的人,妇女比较多一些,身体不太好,典型的“高妇衰”,确实存在问题。但是这两年的变化,高不是说年龄大,而是真的个子很高。富不是妇女为主,主要就是富二代,今天包括咯咯哒,二代接盘了,今天劳动力管理者的质量向真正的“高富帅”转变。

第三,主体,过去只考虑一个环节,养鸡只考虑养鸡。2017年大家开始考虑要构成一个产业链,2019年要闭环化,有节有链不行,必须把链条围绕起来,形成一个闭环。2019年12月份我提出了,看蛋鸡产业,不管节、链、环的问题,每一个重要的阵地应该是变成一个网,有节、有链,而且有环环相扣的网络。

第四,环境,指的就是粪污。

第五,产品。过去讲究质量,只是说产品有没有,产品的质量好不好,到今天我们的努力是1-5分,有产品,而且质量更好。未来很多的企业,包括圣迪乐、德青源、正大这样的企业,从鸡蛋的1-5分追求到5-10分,产业从改革开放以后的副业,到农牧业,今天已进入到产业试点。

之所以看这些问题,因为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态势问题。有这样一些态势,我们要考虑转型升级的动力,动力变成了发展的逻辑。简要而言,今天规模在扩大,不扩大规模不行,谁也不跟你合作。你规模大了,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要控制质量,要控制质量必须投入要有成本。要投入成本,这么多的成本进去以后,利润怎么保障?就必须溢价。因此今天蛋鸡产业发展的逻辑,已经从生产的导向走向市场的导向,我想就是我们“十四五”期间蛋鸡产业发展的逻辑。讲究规模,规模带来质量,质量要考虑质量控制的投入,然后有成本。

上一篇:我国肉鸡产业生产养殖形式与技术创新

下一篇:广东蛋鸡产业发展状况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