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系统开展特禽营养需要及鸽、鹌鹑饲料营养标准制定鸽、鹌鹑及特禽养殖场在生产中多数依靠经验型饲料配方,合理性和准确性面临挑战,目前虽有鸽、鹌鹑等传统家禽营养需要的研究,但尚不系统与完善。基于此,一方面进行鹧鸪、火鸡、绿头鸭、番鸭等对常用饲料原料的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研究,建立特禽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另一方面,开展鸽、鹌鹑不同生产阶段饲养标准的研发制定。 3.4 加快设施设备研发,创新养殖模式与装备 建议科研院所、设备厂商和致力于标准化规模生产的鸽、鹌鹑及番鸭、鹧鸪等特禽企业共同进行新型养殖设施、设备研发及标准制订(智能化喂料机、饮水器、孵化机、环控设备等),争取早日实现鸽、鹌鹑及番鸭、鹧鸪等特 禽养殖设备标准化、设置模式化、控制自动化、智能化,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对于雉鸡、绿头鸭、鸵鸟等特禽,需根据不同省(市、区)经济社会条件及环境气候特点,研究适合于当地不同养殖规模的生产技术,因地制宜设计禽舍结构,结合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技术,实现生态化养殖。 3.5 构建信息体系,畅通产销渠道 针对鸽、鹌鹑及番鸭、鹧鸪等特禽产业相关数据和信息不完善,一是要围绕产业发展,进行生产规模、生产成本和效益、产品加工与流通、市场价格与供求等方面的典型实地调查和统计抽样调查,形成基础性、系统性的数据和资料;二是要进行产业发展的动态监测和信息收集,及时收集、整理、发布产业发展的各种有效信息,以指导生产经营者行为,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在养殖主产区设立监测点。此外,要以各级畜牧兽医服务系统为基础,在鸽、鹌鹑及番鸭、鹧鸪等特禽养殖加工重点地区大力实施信息入户、信息入场、信息入企工程,构建完善的产业信息体系。 3.6 丰富产品种类,拓展消费市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加大鸽、鹌鹑及番鸭等特禽深加工产品研发力度,如以乳鸽、番鸭为原料的半制品、再制品、精制品等,鸽蛋及特禽蛋中功能性成分的提取,研制、生产出更多特色、个性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餐饮消费仍是鸽、鹌鹑及特禽产品的主要市场,户内消费即家庭消费尚需挖掘。新形势下,要打开家庭消费市场,利用电商和商超直供(京东、盒马鲜生等)拓展中高端销售渠道。 |
上一篇:海南探索文昌鸡养殖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