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还应当具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应当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这样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猪群的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发挥。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还能够促进猪群机体免疫力的发挥,使得猪群自身的免疫性能得以最大化的发挥,从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对于采用放养模式养殖的猪群,还要在养殖场周围营造出良好的放养环境,在环境中不能含有污染源,尤其是各种农田和工厂等污染源。放养时,环境要尽量接近自然环境,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生猪自身性能的发挥,同时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饲养密度的大小也会对生态猪养殖产生影响,当密度过大时,导致生态猪没有适宜的空间,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造成环境质量下降。而密度过小,又不利于经济性能的发挥,使得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1.5 疫病防控技术 疫病防治是生态猪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方面,猪场一旦出现各种疫病,必然会遭受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生态猪肉产品的品质等。而在疫病防控方面,消毒是其中最主要的技术,只有全面的消毒才能够减少或消灭养殖场内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病原的感染。要求提前制定好消毒计划,定期进行消毒,消毒时要做到彻底和全面,避免留有死角导致病原滋生。不能长期应用同一种类的消毒药物进行消毒,避免病原对消毒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消毒效果。不仅要对养殖场内进行消毒,还需要对进入养殖区的人员、车辆以及其他物品等进行严格的消毒。通常通过消毒通道对人员进行消毒,在通道内设置紫外线灯,也可以选用淋浴的方式进行消毒,在消毒过后更换已经消毒的衣物,方可进入养殖区内。对于车辆,需要通过消杀通道进行消杀,如果没有消杀通道,可以在养殖场门口设置消毒池,先通过消毒池对车辆轮胎进行消毒,而后采用喷雾的方式对车身以及驾驶室内进行消毒,之后才可以进入养殖区内。对其他器械物品,可以采用浸泡的方式消毒,对于不能浸泡的物品,可以选用紫外线等对物品进行照射消毒。生态猪养殖场应当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要求引进的种猪健康没有携带任何病原,经过严格的检疫和隔离后,猪群方可入群饲养。在饲养中,要给每一头生态猪建立档案,并制定出科学的免疫程序,制定疫病发生预案,一旦出现疫情,能够紧急进行处理,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及时消除隐患。 2 生态猪养殖发展模式 2.1 企农结合模式 企农合作模式将成为生态猪养殖的一种主流模式,通过企业给予农户支持,农户予以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以及设备支持,可以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只能购买饲料、没有绿色的健康饲料。但企农结合总体是有利于生态猪养殖的,将会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 2.2 圈养和放养结合 在生态猪的养殖中,可以通过圈养和放养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养殖,这种模式是在特定的地方设置好围栏,可以为生态猪提供自然环境,猪群不仅有活动区域,还可以在这个区域内进行自由采食,猪只采食的饲料都是绿色饲料,对猪群的健康有保障,也就可以保障猪肉的品质。这样的猪群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粪便还可以用于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这样可以减少化肥等人工肥料的使用,使得环境保持绿色环保。而且通过这种饲养模式,可以有效节省养殖成本,达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2.3 立体养殖模式 立体化养殖模式也是一种更为科学和高效的养殖模式,在立体养殖模式下,对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泄物进行废物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可以进行利用,达到降低饲养成本的效果。立体养殖模式的原理是利用生态环境中的食物链的循环模式,在养殖模式中加入沼气池和一些禽类,这样就可以实现生态循环,从而可以促进生态猪养殖的效果。通常采用的模式是牧草-饲养-沼气-牧草等生态循环模式,还可以在其中加入禽类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 3 结语 生态猪的养殖已经逐渐成为养猪业的一个发展方向,这样生产出的猪肉产品品质优良,符合人们的需求,但生态猪养殖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和模式,需要对猪舍、饲料、饮水、环境和疫病等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使养殖的猪群成为生态猪。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采用企农结合模式、圈养和放养结合模式以及立体养殖模式等养殖模式来进行饲养,从而达到养效益最大化,也可以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方向。 |
上一篇:养猪业专家大咖畅谈未来猪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