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畜禽粪便、尿液、污水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含有及其复杂的污染物,有COD、BOD、氮、磷、铜、锌及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若处理不当,会对土壤、水体、大气、生物产生污染,严重地影响养殖场周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在发展畜牧业保障百姓对畜禽产品需求的同时,却给环保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也成为制约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畜禽养殖由于各地产业优势、养殖规模、品种结构、处理水平不同,导致不同区域污染程度差异较大,且各地养殖业都存在着点多、面广、治理及利用难度大的问题。因此畜禽废弃物治理及有效利用是近几年及未来的主要工作重点,需要探索合理、经济、有效,广大养殖业主承受认可并积极应用的治理及利用模式,才能保障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猪场环境污染 畜禽场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恶臭污染、粪便污染、污水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药物污染和畜禽尸体污染等,其中除尸体污染外,其他几个污染方式都与产生的粪污有关。一是猪场粪尿中含有的大量氮、磷、微生物、药物和超量使用饲料添加剂、残留的微量元素及其他有害物资,是污染周围水源和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二是猪粪尿中含有大量大肠杆菌、肠球菌以及数量不等的寄生虫卵、活性较强的沙门氏杆菌,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会直接威胁本场猪群健康及猪场周边环境,易引发疫病传播,甚至还会引发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及人体健康;三是猪场自身产生的NH3、H2S、CO2、CH4、粪臭素等有害气体会导致恶臭污染,不但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还会危及周围居民的健康,加剧空气污染;四是猪场粪尿中大量有机物的排放使得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值高度上升,一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BOD 60~80毫克/升,COD 150~200毫克/升);五是非洲猪瘟常态化形势下,猪场增加了消毒流程及频次,导致大量使用的化学制剂类消毒药直接进入污水;六是猪粪尿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可分解成甲烷、有机酸和醇类,含氮化合物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被分解成硝酸盐类,在无氧条件下可分解成氨、硫化氢、甲胺、二甲胺等恶臭气体。猪场污染物如果得不到科学而有效的治理,将会对猪场自身环境和周围空气、土壤、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治理及利用现状 畜禽养殖粪污治理虽然早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中提及,但这项工作的开展起步较晚,养殖户主体众多,尤其是投入能力差的中小养殖散户占的比例较大,且缺乏主动治理及环保的意识。中上规模畜禽养殖场业主对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认识也严重不到位,加之需要增加配套的成本投入,导致当前较多养殖场没有粪污治理设施,有设施的装备水平低,简单粗放改造难度大,粪污有效循环利用模式较少。近些年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随着整县制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大力推进,广大养殖业主对粪污治理主体责任有所认识,大部分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了必要的粪污收集和处理设施,基本上能达到环境保护的底线要求。但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养殖场建了污水贮存池,却未采取有效防渗漏措施、未加装盖板等防止雨水倒灌、污水增量外溢等设施,有的养殖场配建了贮存设施但未能正常运行或因为运行成本太高主观不运行,粪污依然乱堆,所以总体上看,仍不容乐观。再者畜禽养殖业延续发展下来,缺乏合理的发展规划,导致养殖场空间布局不合理,农与牧严重脱结,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场内功能区布局规划缺乏必要的粪污处理设施。养殖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低收入”的行业,加之粪污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在近几年环保的严格要求下,导致大多数养殖场负担过重。 生猪养殖粪污日产生量与养殖场的清粪工艺、用水量有很大关系。收集环节的清粪方式有机械清粪、人工刮粪板清粪、水泡粪、水冲粪,其中大中规模猪场水泡粪模式居多,老旧半开放小规模猪场人工干清粪居多。储存环节有全混合粪污储存、固体粪便储存、液体粪便储存、露天储存、半覆盖储粪池、全覆盖储粪池等。大部分猪场停留在初级处理阶段:固液分离、沼气发酵(罐发酵、黑膜发酵、红膜发酵)、固体堆肥、氧化塘、分级沉淀氧化池等,小部分猪场能进行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深加工处理。沼气发酵在北方,由于气候的原因,冬天基本不能正常运转。据了解一个存栏500头能繁母猪,年出栏10000头的猪场用红膜发酵加氧化塘模式,一次性投入在200多万元。 |
上一篇:减少养猪氨排放的可用技术
下一篇:臭氧消毒技术在生猪养殖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