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物检疫是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受到人才、技术、意识等多方面限制,导致检疫工作效果差,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分析我国动物检疫工作现状,探究工作开展方向,提升动物检疫工作水平,促进我国畜牧兽医行业健康发展。 动物检疫是对各种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的疫病检查,对可疑或已证实的疫病对象实行强制隔离,或作出适当处理,目的是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保障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我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法》出台再到机构完善,在数十年中就已经完成相关建设工作。由于我国畜牧兽医在落实动物检疫过程中,受限于技术、设备等多方面影响,导致动物检疫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动物检疫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不利于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故此,分析我国畜牧兽医动物检疫工作现状及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 动物检疫工作现状 1.1 工作效率不高 从原则上来说,动物检疫频率越高,越能够及时发现、处理动物疫情。但动物检疫工作必须配备充足的人员,才能够保障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由于基层检疫人员配备不足,养殖户分散性强,难以实现高效率动物检疫。动物检疫效率不高,就难以发现有疫病的动物,甚至可能使疫病范围扩大,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2 检疫意识不强 检疫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需要养殖户的全面配合,占用了畜牧兽医工作大部分时间。但由于检疫意识不强,导致兽医在检疫过程中没有完全依照相关规定开展检疫工作,甚至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此外,部分养殖户认为检疫工作繁琐,会耽误正常的农事生产,因此并不配合动物检疫工作开展。 1.3 检疫技术落后 传统动物检疫工作主要依靠“摸”“看”等感观方法,个别兽医人员凭经验进行疾病诊断,对于病情较重的动物效果较好,但对于早期感染、发病的动物效果不佳。从客观情况而言,在动物检疫工作中需要配备实验室进行生物学检查,才能够最大化提升检疫精准度。但我国各个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环境相差较大,尤其是基层机构并不具备动物实验室检测能力。落后的检疫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基层检疫工作的开展效果。 1.4 监督缺失 畜牧兽医动物检疫工作并没有有效的监督,缺乏相应的监管体系,许多基层动物检疫机构相关部门在动物检疫工作中既是选手也是裁判员,不利于动物检疫工作水平提升。另外,对动物检疫工作进行监督的部门较多,很难形成联合执法的监督体系,不利于畜牧行业的健康发展。 2 畜牧兽医动物检疫工作开展方向 2.1 提升检疫技术 技术是动物检疫工作开展依据,提升动物检疫技术才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我国兽医动物检疫工作技术不足主要体现在业务水平、设备技术投入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提升兽医检验技术水平时也应该从不足的方面入手。 2.2 落实资金 基层动物检疫工作效率不高、技术落后等各方面问题长期存在,相关改善措施实施效果有限,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应的资金,导致现状难以得到有效改善。此外,基层兽医待遇普遍不高,很难吸纳人才,也无法为现有兽医工作人员提供优厚的待遇与良好的培训环境。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为提升人才待遇、提高检验技术水平提供基础。 2.3 完善制度 动物检疫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展,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监督制度,导致流程难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被落实。因此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必须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才能够促使其内部进行主动变革,提升工作效率,也能够规避相关问题的发生。 |
上一篇:当前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