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中小规模鸡场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日期:10-06 作者:周松德,王得文- 小 + 大

摘要:针对当前中小规模鸡场在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技术、资金、行政等方面提出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鸡场;生物安全;对策

养鸡业因其生产周期短,资金回笼快,是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全国推进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等政策,促进了中小规模鸡场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群众致富,产业振兴的要求,但中小规模鸡场生物安全措施和理念严重滞后,疫病传入和发生的风险较大,亟须改造提升。

1  养鸡业生物安全现状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脱贫攻坚等政策的实施和刺激,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明显提升,养鸡业尤为明显。近年来,猪肉价格不断攀升,禽类市场行情一路追随,刺激了禽肉和蛋类价格的提高,加快了养鸡业的快速发展。养鸡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水平最高、标准化条件最好、集约度最集中的畜牧产业。但在规模化养鸡进程中,部分中小规模鸡场设施设备简陋,忽视生物安全建设,为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大饲养规模,这不利于规模化饲养长远健康地发展,也可能会对公共卫生和人畜(禽)安全带来隐患。

在甘肃地区,存栏量1 000~100 000羽的中小规模蛋鸡场、肉鸡场,前宅后院式(生活区与饲养区无隔离设施或隔离间距不足100 m)鸡场数量占规模化鸡场总数的80%以上。其中,存栏量10 000羽以下的小规模鸡场,饲养区前全部设置了简易消毒带或消毒池,三分之一鸡场的饲养管理较好,能够定期对鸡舍及周边环境清理消毒,基本做到人员、车辆规范运行,鸡同进同出。存栏量10 000羽以上的中规模鸡场基本在远离居民区的农林场或戈壁滩建场,隔离间距大,天然屏障好,办公、生活场所与饲养区完全隔离分开,配套修建了消毒间、消毒通道、兽医防疫室,紫外线消毒灯或自动喷雾式消毒设备齐全,生产、治疗、销售等8项纪录完整健全。

2  中小规模鸡场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2.1 选址和结构不合理,防疫硬件设施短缺

中小规模鸡场多数采用家庭院落式饲养方式,人禽共处,饲养区与生活区间距不足20 m,圈舍多为土木或砖木结构,鸡舍与鸡舍间距10 m~20 m,间距短,空间狭窄密闭,通风不畅,鸡舍内长期闷热潮湿,通风不良,病原微生物散播快,鸡易得病。三分之二的中小规模鸡场无消毒通道和防疫消毒设施设备,无防鼠防虫防飞禽的设备器械,发生外源性疫病的风险较大。

2.2 鸡场工作人员管理水平低,专业人员少,防疫意识差制度落实是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中小规模鸡场普遍存在清洗消毒管理、全进全出制管理、防鼠灭蚊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饲养管理、门禁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鸡场主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和专业水平较低,接受新技术和新理念程度较低,对做好做强做大鸡场的意愿不强烈,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淡薄,且不愿意接受全新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习惯于老技术、老设施、老渠道,一旦遇到市场低迷、疫情暴发、家庭不支持等因素,均可能会动摇发展信心,停业转行。

2.3 资金投入不足,粪污和无害化处理设备缺乏由于养鸡周期短,见效快,多数中小规模鸡场本身资金不充足,只追求快速效益,效仿林下饲养模式,利用闲滩空地围栏养鸡,盲目扩大饲养规模,获取短期经济效益,基础设施简陋,尤其是粪污和病死鸡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缺失或简陋,既影响了饲养环境,又增加了疫病传入和发生的风险,导致饲养成本增加,效益减少。在炎热夏季,如果鸡舍粪便清理不及时,病死禽乱扔乱埋,臭气熏天污染环境,家禽长期密切接触病原体,会直接威胁家禽的健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至15%左右。近年来,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对部分鸡场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2.4 健康饲养观念低,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

家禽生产在整个畜牧业中比重高,居民生活需求量大;禽类个体小、生长周期短,抵抗各类疫病能力很弱,饲养不当,极易引发各类疾病。在家禽饲养中,滥用抗生素添加剂现象依然突出,禽类产品残留抗生素等违禁药物成分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养鸡专业户为了提高成活率,降低发病率,谋求短期效益,长期私自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另一方面一些不法生产厂商打着“一针灵”“延长下蛋周期”等字眼的幌子,欺骗饲养户,从中牟利,违规生产销售抗生素添加剂。

上一篇:徐士新:我国兽用抗生素使用现状及减抗政策的实施

下一篇: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分析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