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畜禽种养循环:从污染困境到生态转机

日期:07-04 作者:豆包- 小 + 大

在传统农业模式中,养殖与种植常处于分离状态,彼此独立运行。养殖场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粪便、污水与有害气体。据统计,仅猪、牛、鸡三大畜禽的粪便排放量每年就高达 27 亿吨。这些废弃物若处理不当,便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犹如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从土壤角度分析,畜禽粪便中携带的大量有害化学物质和病原微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土壤,会导致土壤质量显著下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若是土壤中重金属超标,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将受到严重威胁。在水源方面,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污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导致水体溶解氧降低、透明度变差,水质恶化,不仅危害水生生物生存,还会通过土壤渗透污染地下水。而在大气污染层面,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不仅气味刺鼻难闻,危害人和动物健康,还可能引发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

与此同时,种植户为了保证农作物茁壮成长,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化肥,以提供农作物所需养分。这不仅增加了种植成本,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板结,使土地肥力逐渐下降,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畜禽种养循环模式的出现,为传统农业模式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它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相连,形成一个互利共赢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使原本令人头疼的畜禽粪便 “变废为宝”,成为农作物生长的优质养分,开启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一、什么是畜禽种养循环

畜禽种养循环,简言之,就是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结合,构建出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不再是废弃物,而是经过一系列科学处理,如厌氧发酵、堆肥等方式,转化为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的有机肥料。这些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为农作物提供充足养分,助力农作物茁壮成长。

而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等废弃物,也可作为畜禽的饲料,为畜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能量来源;或者用于养殖场的垫料,保持养殖场内的干燥和清洁,减少畜禽疾病的发生。如此一来,整个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发展。

以常见的 “猪 - 沼 - 果” 循环农业模式为例,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猪粪被收集起来,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在这个过程中,猪粪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沼气和沼液。沼气作为清洁能源,可用于农户的炊事、照明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沼液则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经过处理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果园,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施用于果树。果树在沼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结出的果实口感好、色泽鲜艳、营养丰富,更符合市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而果园里的杂草和修剪下来的树枝等废弃物,又可以作为生猪的饲料,或者经过处理后用于沼气池的发酵,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肉鸡企业投身种养循环的背后

1、环保重压下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持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出明确且高标准的要求。2014 年施行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明确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贮存设施等。若企业违反相关规定,将面临责令改正、罚款等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被责令停业或关闭。

在如此严格的环保政策下,肉鸡企业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便、污水和有害气体,不仅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引发周边居民的不满和投诉,还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和法律责任,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发展畜禽种养循环模式,成为肉鸡企业在环保重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这一模式,肉鸡企业能够将养殖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从而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避免因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和损失。

上一篇:政策创新是种养循环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