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猪相比,牛的生产周期更长。 猪是多胎动物,母猪每胎产仔数一般在5—15头,一年能生两胎。 但母牛一胎只能生一个,只有1%—2%的概率能生两个,而且母牛怀胎和人差不多,要280天左右。 从刚出生的小牛,到架子牛又是接近一年的时间,生产周期要花近2年。 所以,我国大部分肉牛企业专注收购架子牛进行育肥和宰杀,因为从架子牛到育肥牛通常只要4个月。 如果要进行繁育,那就要占用更多场地,生产周期更长,导致企业成本大大增加,所以,现在还主要依靠农户散养。 2017年时有个数据,我国有59%农户的肉牛饲养年出栏量在10头以下,100头以上的只有15%。 说起来一头牛平均可以赚到4000—6000元左右,比一头猪要多赚很多,但其实农户养牛的积极性并不高。
养牛投入成本大,一只牛犊在2500-5000元之间,好一点的品种甚至需要六七千元往上,从饲养到出栏,一头牛的成本往往要1万多。 所以,农民不愿意养牛,肉牛企业也就无牛可收,没牛可宰。
5、日本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解决的出路在哪儿? |
下一篇:我国牛肉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