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的定义 广义讲,凡作为人类食物的动物体组织均可称为“肉”。狭义的讲,“肉”指动物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以及附着于其中的结缔组织、微量的神经和血管。 肉的相关俗语 瘦肉、精肉:去掉脂肪的肌肉组织 肥肉:主要指脂肪组织 红肉:通常把牛羊肉、猪肉称为“红肉”(red meat)白肉:把禽肉和兔肉称为“白肉”(white meat)白条肉:家畜屠宰后的胴体 下水:屠宰后的动物体的内脏 禽肉:鸡、鸭、鹅等禽类的肉 野味:野生动物的肉 鲜肉:刚屠宰后不久的肉 冷却肉: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使肉保持低温(0℃-4℃)而不冻结的状态冷冻肉:经低温冻结后的肉 二、产肉的性能指标 1.屠宰率(dressing percentage) 指胴体占宰前空腹重的百分比。 2.瘦肉率(lean meat percentage)指瘦肉(肌肉)占胴体的百分比。是反映产肉率和胴体品质的重要指标。我国地方猪种瘦肉率一般在40-50%之间,而良种瘦肉型猪在60%以上,杂交商品猪在55%左右。 3.肥度(fatness)指肉用畜禽的肥胖程度。指第六与第七胸椎连接处的背膘厚度。 4.肉品质(meat quality)评定肉品质的指标很多,主要包括肉的颜色、嫩度、保水性能(系水力)、肌肉脂肪含量(大理石状)、肉味和PH值等。 三、鲜、冻肉的区别 冷鲜肉(或称冷却肉)指按照严格的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的加工要求,采用科学的屠宰加工工艺,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分切加工,使屠体或后腿肌肉中心肉温在24hr内迅速降至0 ~4℃,并在以后的加工、运输、销售环节中始终保持0~4℃的冷链的一种新型预冷加工肉。 冷鲜肉的优点 1. 从营养风味上讲,通过自溶酶的作用,可使部分肌浆蛋白分解成肽和氨基酸,成为肉浸出物的成分。同时ATP分解成次黄嘌呤核苷酸,使肉变得柔嫩多汁并具有良好的滋味和气味。 2. 从安全卫生方面讲,有效的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保鲜期限。 3. 从口感嫩度方面讲,经过“后熟”以后,肌肉中的肌原纤维的连接结构会变得脆弱并断裂成小片,它的变化会使肉的嫩度增加。 四、肉的化学成分 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营养比较全面的食品,可以为我们提供高品质的蛋白;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素,象铁质、维生素、脂肪等。肉在人体正常生理和健康中起到重要作用。鲜肉中主要含有水、蛋白质、脂肪、肉浸出物、维生素、微量的矿物质等。 五、肉的感官性质 (一)颜色 对肉及肉制品的评价,人们大都从色、香、味、嫩等几个方面来评价,其中给人第一印象就是颜色。 1. 肉色的变化 屠宰后的猪胴体肉冷却时在4℃左右的条件下放置一会,可利用此道理,促进肉产生理想的红颜色,此操作称为增艳(Blooming)。肉继续氧化时就会呈现出褐色或灰白色,这是由于肌红蛋白和氧合肌红蛋白氧化变成了褐色的变性肌红蛋白。肉进一步氧化会变成绿色,是由于肌红蛋白分解产生绿色的氧化卟啉所致。但是这种变化通常在细菌繁殖的场合下才会发生。 2. 影响肉色稳定的因素如:PH值、温度、光、氧分压等。其它因素: (1)由于光照,肉会稍微褪色; (2)冻结,肉的红色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