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猪舍布局。场内各建筑物排列要求整齐、合理,综合考虑道路管网、绿化美化、电线网线等的布局设计,方便生产和管理。猪舍之间的距离以能满足光照、通风、卫生防疫和消防的要求,过大则浪费猪场空间,过小则影响舍间光照、通风,也不利于防疫、防火,猪舍间距一般以3~5m(南排猪舍檐高)为宜。 2 加强猪场出入口管理是控制猪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猪场出入口是外来人员、车辆、物料出入的地方,是最容易传入疾病的关键地点和重要关口,必须重点管控。 2.1 设立专门的安保人员 猪场要设立专门的保安室,配备全天候的安保人员,确保猪场大门每时每刻都处在关闭状态,未经允许,任何个人、团体和物料不得随便进入猪场,所有出入人员必须进入时要详细、认真填写《访客日志登记表》和《员工出入记录表》。 2.2 加强人员进出管理 (1)外部人员。外部人员(包括内部休假员工)不允许随便入场,确需入场时,必须提前申请,审核3d内活动背景,看是否去过其它猪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及动物产品交易场所等生物安全高风险场所,审核通过后,经过消毒通道并持续消毒1min以上,方可进入办公区或生活区。消毒通道所选用的消毒剂应无刺激性、无腐蚀性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返场时,没有特殊情况,外来人员是不允许进入生产区的。确需进入时,需把手机、眼镜、手表、烟盒、打火机、相机等物品放在窗口消毒柜进行臭氧消毒,衣物脱在脏区衣柜,更换拖鞋进入淋浴间彻底淋浴,淋浴时间不得低于10min,要特别注意清洗头发。淋浴结束,不得再返回外部区域(污区),更换干净的生产区工作服和胶鞋,脚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进入栏舍前,脚踏栏舍外的消毒池;进入产房前,在每栋栏舍内更换专门的胶鞋或拖鞋。 走出生产区前,在指定地点对胶鞋鞋底、鞋面进行彻底清洗,踩踏消毒池,更换拖鞋,换下来的胶鞋鞋底朝上摆放整齐,脱下工作服放入指定衣物回收桶统一清洗,进入沐浴间沐浴,沐浴时间不低于10min,沐浴结束后更换生活区衣物。 (2)内部人员。员工出入生产区必须洗澡、更衣,每次洗澡时间不能低于10min。场内员工离场4h以内,且未到过菜市场、屠宰场等其他生物安全风险点,返场时在猪场大门口消毒、洗澡、更衣后可以返回生产区;若离场时间超过4h,则消毒、洗澡、更衣后还需在隔离区隔离24~48h后方可回到生产区。 2.3 进出车辆管理 车辆流动性强,是极其危险的病原传播媒介,必须进行严格的管控与消毒。猪场要在场外设置停车场,所有外来车辆一律停靠在停车场内,不许进入场区边界。场内净道、污道分清,拖车、饲料、运输车辆、粪车走污道,猪场和员工的车辆走净道;使用自动喂料系统,把料塔设计在场外,实现场外供料,饲料运输车不进入猪场,从供料环节减少生物安全隐患。 猪场门口设置消毒通道。地上设置消毒池,消毒池一般深约12~16cm、长约5~6m,与大门口等宽。消毒池内使用2%~3%的烧碱(氢氧化钠)溶液当作消毒液,消毒液深度至少10cm,并经常更换,以保证消毒效果。门口两侧及上部设置喷雾消毒装置。车辆驶入消毒池前,先在大门口外使用水管清洗干净,特别注意清洗、消毒车轮上的泥土等,等待车辆滴干水后,进入消毒通道,车轮在消毒池内消毒,车身经过喷雾消毒装置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剂可用0.5%~1%烧碱溶液。 2.4 外来物料消毒 外来物资主要指兽药、疫苗等外来物资。疫苗、有贮存温度要求的药品等物资,在拆掉外层纸质包装后,使用消毒剂擦拭泡沫保温箱后,储存在生产区药房。其他常规外来物资均放在消毒间熏蒸消毒40min以上,或使用紫外线照射30min以上。严格按照说明书或标签规定使用疫苗及药品,一猪一针头,疫苗瓶等医疗废弃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加强猪场各生产环节把控,关注生物安全细节 3.1 加强引种管理 猪场外部引种存在很大风险,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引种隔离计划,每年引种次数不超过3次。引种前重点对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瘟、口蹄疫等病原和抗体水平进行采样,检测合格方可引种。所有引进种猪都应与大群隔离饲养不少于8周,隔离舍距现有猪舍至少有300m的距离,其中4周完全隔离,在第4周时由兽医对猪进行采血检测,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任何动物都不得从隔离舍转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