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解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生猪产能及产销形势变化,判研2019年生猪稳产保供形势,近期,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和全国畜牧总站在七个省区进行了相关调研,每个省区抽调一个发生过疫情的生猪生产大县和一个未发生过疫情的生猪生产大县。调研的重点包括了解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变化,仔猪存栏和销售变化、猪肉市场供应情况、稳定生猪生产和恢复生猪产能的主要措施以及当地种猪企业生产情况等,意在摸清当前生猪产能下降的幅度和主要原因,以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调研组在陕西省选取了一个疫区县——西安市鄠邑区和一个非疫区县——兴平县,通过座谈和走访等方式对陕西省当前生猪生产情况及面临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为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场(户)、生猪经纪人和屠宰场。具体情况如下:总体来看,育肥场补栏积极性较高,仔猪供不应求,但母猪存栏明显下降,生猪产能降低。中大型养殖场(户)对疫情仍有恐慌心理,母猪补栏有一定阻力。 一、生猪产销情况 1、生猪存栏下降。陕西省监测数据,2018年12月,全省200个监测村和100个监测场生猪存栏36.84万头,环比下降3.9%,同比下降11.18%;能繁母猪存栏5.51万头,环比下降2.59%,同比下降17.34%。调研县情况见下表: 从具体调研猪场情况看,存栏变化情况不一,种猪场母猪存栏降幅较大,在15%~50%之间,育肥场降幅相对较小。另外,存栏减少的原因因规模而异,中小户的减栏大都发生在2018年 上半年,主要因为行情低迷减栏;中大规模养殖场减产多受疫情影响,无法引种或不敢引种导致。 2、仔猪销售火热,补栏积极。正常情况下,仔猪补栏销售旺季在3、4月份,但今年从1月下旬开始,仔猪销售量逐步上升。目前15公斤仔猪售价600元,供不应求,买家多为存栏1000头以下的散户和中小规模育肥户,鄠邑区也是如此。这部分养殖户受2018年低迷影响,前期空栏较多,当前补栏仅属于恢复生产并不代表扩大生产,因此总存栏并未增长。 3、肥猪销售正常,无卖难问题。陕西省一共报有3起疫情,均发生在2018年12月上旬,从第一期疫情开始封锁到最后解封,共持续50多天。除价格外,疫情对陕西省肥猪出栏并无无其他影响,没有压栏、难卖等现象。 4、猪肉市场供需平衡,外省猪肉调入量增多。据对兴平县屠宰场的调研,小型屠宰场2018年屠宰量8万多头,比2017年12万头减少33.3%;双汇屠宰场自10月份起屠宰量骤减,由9月份10.7万头减至7万头左右。这改变了陕西省一直以来调入调出平衡的局年,由周边省份调入的猪肉增多。 5、市场消费有所恢复。从集贸市场调研情况看,12月份陕西省发生疫情封闭期间猪肉消费量下降幅度较大,肉摊销量降幅在50%以上,春节前逐步恢复正常,但年后销量相对往年偏低20%~30%左右。 6、大型屠宰场库存有所增加。小型屠宰场主要供应本地市场,以鲜销为主,常年无库存。双汇屠宰场的库存由正常的2000多吨提高到当前3100吨,增幅55%,离设计库存8300吨仍有增加空间。 二、存在问题 1、种源更新受限。调研的3个中大型种猪场均存在不同程度减栏或停止增补计划的情况。兴平鑫亥猪场为二元母猪扩繁场,母猪存栏500多头,最后一次母猪购进时间为2018年3月份,原计划9月份的购进计划因疫情搁置,由于种源无法更新,后期产能将继续降低。 2、地方政策仍存在层层加码现象。另据兴平县养殖场反映,该县商务部门规定淘汰母猪不允许当地屠宰,由于当前疫情非常时期,活猪禁止调运,导致当地淘汰母猪压栏严重,兴平县母猪总存栏1.3万头,其中2000头为已经无产能的压栏母猪。 3、保险政策名存实亡,对减小疫情损失风险效用不大。当地针对生猪的保险有两种,一是生猪死亡保险,由个人和政府分别分摊保费;一是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由大北农农信互联提供,每年1月份定期开办。对于疫情补杀保费兑现,前者要求必须提供国家扑杀数量单据,作为理赔依据,而该单据几乎无法提供。后者则在保险合同里指出,遇到疫情,免赔额由15%提高到70%,且由于风险过大,该保险早早停止售卖,受益人寥寥。 4、中小散户疫病防控风险较大。相对来说,大型屠宰场自身的疫病防控软硬件条件都相对较高,而中小散户生猪出栏只能由小型屠宰场屠宰,两者防控能力都相对较弱,疫病传播风险较高。 三、建议 1、要放平心态,如实上报疫情。正确看待非洲猪瘟防控的持久性和复杂性,逐步将非洲猪瘟由应急管理向常态化管理转变,建议各地放下思想包袱,如实上报疫情,避免因疫情瞒报、不报导致的疫情扩大。 2、要降低检测成本。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1月份公布了第一批非洲猪瘟检测试剂比对结果,但由于试剂数量较少,销售渠道单一,且价格昂贵,导致检测成本较高,影响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尽快启动第二批试剂比对工作,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加大检测试剂市场投放量。大力推广设备简单、便宜、性价比较高的检测设备、试剂和方法。 3、对养殖户进行分级管理。对于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较高的的养殖场,允许活猪或产品调运出省,较低的,限制出省甚至出县。 4、加快监管监测一体化进程。制定相关的养殖档案建立标准和法规,通过养殖档案的建立,对生产和防疫情况进行统筹监管,真正做到监管监测一体化,进一步提高防控力度和效果。 5、合理引导生猪产业稳定生产。做好监测信息预警,准确掌握各地生猪生产和价格波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殖行业,协调保险机构扩大养殖保险范围;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积极组织企业和社会资本筹建洗消中心,加强车辆、人员的消毒,保障生猪养殖各个环节疫病传播风险。 |
上一篇:湖南湖北生猪调研:非瘟下的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