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阶段的猪属于保育阶段,保育的含义 一般小猪21~ 28天断奶,然后在产床上待一周转保育舍,在保育一般养到70日龄下保育床,在保育的时间为40多天;“保育”阶段主要是为保育仔猪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保育仔猪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的发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保育阶段的几个指标 一般21天断奶的体重要达到6公斤,28天断奶体重要达到7.5公斤,保育期间的料肉比一般在1.45左右,日采食量600克左右,日增重420克左右,70天的体重目标25公斤。 三、断奶及断奶后(产床上保育猪)的管理 断奶时间3-4周为宜,具体断奶时间视仔猪具体情况而定。断奶时最好在早晨(断奶后的情况好随时观察)进行,断奶时将母猪赶走,仔猪仍留在原圈,同时保持舍内温度不变或略高,这样只有断奶变化的应激,饲料环境都不变,仔猪可以很快适应。 四、保育舍的准备 保育舍一般是全进全出,最大优点是可将上批猪群遗留物全部清除。在保育猪进入前,首先要把保育舍冲洗干净。并检查栏位、饲料槽、漏粪板是否有损坏,检查所有的电器、电线是否有损坏,检查窗户是否可以正常关闭,检查每个饮水器是否通水漏水。消毒空舍后备用。 五、转群合群 转群时如果将产仔舍的病猪带进保育舍,会将病同时带入;如果将个体过小的猪转入,这个猪转育肥时同样不会达到标准。保育舍不同于产仔舍,不可能对每一头猪做到细心照顾,病弱猪康复的机会较产仔舍小得多,所以在转群时卡住不合格仔猪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分群时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同圈、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个体太小和太弱的单独分群饲养。这样有利于仔猪情绪稳定,减轻混群产生紧张不安的刺激;仔猪赶进保育舍后,前几天饲养员要调教仔猪区分睡卧区和排泄区。 六、饲料和营养 要为保育仔猪提供一种适宜的保育仔猪料,一般进保育舍以后还要饲喂一周的教槽料,然后再用一周的时间过渡到保育料,因为从教槽料到保育料,有一定的营养落差,所以要做好饲料过渡工作,减少营养落差过大造成的危害;保育猪是以自由采食为主,饲养员应在记录表上填好保育料开始饲喂的日期,保持料槽都有饲料;饲料要妥善保管,以保证到喂料时饲料仍然新鲜。为保证饲料新鲜和预防角落饲料发霉,注意要等料槽中的饲料吃完后再加料,且每隔3天清洗一次料槽。 七、温度 由于断奶仔猪对低温的敏感,使保育舍的保温工作成为日常管理的重点,仔猪从条件优越的产仔舍到保育舍,没有了保温箱,没有了电热板,温度的作用就显得更大了。 温度方面,应把握好以下几点:初进保育舍时,环境温度要比产仔舍略高2℃左右;新入保育舍的仔猪最好铺设垫板,因网床下的冷气对猪的伤害是很大的;温度计感温点的位置要保持与仔猪背部平行,以显示其真实温度;温差的危害比温度本身更大,频繁的温度变化会将仔猪大部分精力用于应付对湿度的适应。一天内温度的变化绝对不能高于5℃。 八、湿度 一般认为湿度对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舍内粉尘的多少及影响猪对温度的感受,但实际上无不止这些。过干的空气不断刺激呼吸道,呼吸道黏液分泌加强,鼻涕、痰液增多,为排出异物,引起呼吸系统负担加重,导致病原乘机而入,引发呼吸道感染,生产上必须引起重视。潮湿空气也是腹泻病的病因之一。要使保育猪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保育舍内要安装湿度计,随时了解室内的湿度。 九、密度 在一定圈舍面积条件下,密度越高,群体越大,越容易引起拥挤和饲料利用率降低。规模化猪场要求保育舍每圈饲养仔猪15~20头,最多不超过25头。圈舍采用漏缝或半漏缝地板,每头仔猪占圈舍面积为0.3~0.5平方米。密度高,则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等的浓度过大,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猪就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因而保证空气质量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
上一篇:哺乳仔猪寄养成败的关键